三十三天外,离恨天兜率宫。
八卦紫金炉中,六丁神火永恒不熄地跃动着,将整座宫殿映照得光影幢幢,明灭不定。炉火旁,太上老君化身跌坐蒲团,宽大的道袍铺陈于地,宛如静止的云霭。他双眸微阖,仿佛神游太虚,然而身前虚空悬浮的昊天镜中,却清晰地倒映着西方灵山那无边恢弘的景象:
大雷音寺宝光冲霄,三世佛端坐莲台,过去(燃灯)、现在(释迦牟尼多宝如来)、未来(弥勒)佛光交相辉映,横贯时空,稳固如须弥!下方,菩萨罗汉林立,天龙八部环绕,亿万佛子诵经之声汇成撼动诸天的宏大梵唱!佛光普照,上至三十三天清霄,下至十八层幽冥血海,无处不在!其气运之昌隆鼎盛,如同正午骄阳,光芒万丈,将劫后元气大伤的玄门三教衬托得黯然失色。
老君的目光,最终停留在昊天镜中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那圆满慈悲又隐含截天锋芒的法相上,古井无波的道心深处,终究泛起一丝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那感觉,如同精心布局的棋手,眼看一枚看似弃子的棋子落入敌阵,却意外引动风云,反令对手筑起金城汤池,大势已成。
“化胡为佛…分其气运…”老君的声音低不可闻,如同炉中火星的噼啪,“未料…反助其统合三世,气运归流,佛门根基…自此深固。”一丝极淡的、近乎自嘲的微芒在他眼底最深处一闪而逝,旋即被更深的淡漠覆盖。炉火跳跃,将他清癯的面容映得半明半暗。
沉默良久。炉中火焰由明转暗,又由暗复明,往复九次。老君缓缓抬起眼皮,眸光清澈依旧,再无半分波澜,只剩下一种看透万古兴衰的洞明。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他低语,目光穿透兜率宫的琉璃顶,投向下方那苍茫无尽、红尘万丈的人间大地。“佛光普照,宏愿渡世,乃其缘法。然吾玄门精义,顺天应人,清静无为,亦有其根。”指尖轻抬,一点纯粹至极、非清非浊、仿佛蕴含着大道本源的灵光,自其指尖悄然剥离。这点灵光,不似佛光般炽烈耀眼,却温润内敛,如同沉睡的种子,蕴含着无限生机。
“薪火欲传,需落凡尘。”老君对着指尖灵光轻轻一吹。那灵光便如蒲公英般飘散,无视三十三天罡风壁垒,穿过层层云霭,向着人间烟火最鼎盛、红尘气息最浓郁的市井繁华深处,悠悠坠落而去。(木公转世身—吕洞宾出场了)
人间,京都,长安城。(此京都非大唐之京都)
朱雀大街人声鼎沸,胡商蕃客络绎不绝,酒肆茶楼旗帜招展。勾栏瓦舍间,俚曲小调与说书人的醒木声交织。就在这片看似与仙佛无缘的滚滚红尘中,一点来自离恨天的灵光悄然融入,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一圈圈无形的涟漪,悄然引动着八个迥然不同的凡俗命运。
终南山麓,古洞幽深。一个蓬头垢面、瘸着一条腿的乞丐(李玄铁拐李),倚着冰冷的石壁,对着手中一个油腻的破葫芦灌着劣酒。他眼神浑浊,似醉非醉。忽而,他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所感,望向长安方向,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嘿,机缘来了!这红尘浊酒,该换个味儿了!”他拄着那根油亮的铁拐,一瘸一拐,却步履奇快地汇入通往长安的人流。
洛阳名园,牡丹争艳。一位容貌姣好、却眉宇间锁着轻愁的富家小姐(何琼),正对着一池碧水中的白莲出神。她厌恶家中安排的攀附权贵之姻,向往那莲花的清净无染。恍惚间,池中那朵最大的白莲竟无风自动,莲蕊之中,一点微不可察的灵光没入她眉心。何琼浑身一颤,眼中迷茫顿消,只觉一股清凉之气涤荡身心,再看那满园争奇斗艳的牡丹,竟觉俗艳不堪。她轻轻摘下一朵半开的莲花簪于鬓边,嘴角泛起一丝纯净的笑意,悄然离了这锦绣牢笼。
长安酒肆,觥筹交错。一位锦衣华服、风流倜傥的书生(吕岩吕洞宾),正与好友高谈阔论,意气风,言必及功名富贵。酒至酣处,他伏案而眠。梦中,他高中状元,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子孙满堂,好不快意!忽而大厦倾颓,抄家灭门,身陷囹圄,老病缠身…黄粱未熟,大梦已觉!吕洞宾惊坐而起,冷汗涔涔,环顾四周,酒友依旧,炉上黄粱饭香气正浓。他怔怔出神,梦中那极致的繁华与瞬间的破灭交替闪现,一股难以言喻的空虚与了悟涌上心头。这时,一个跛足乞丐(铁拐李)挤到他桌前,拿起他的酒杯一饮而尽,醉眼乜斜道:“功名富贵,黄粱一梦耳!小子,可愿随老乞丐去寻个真快活?”吕洞宾看着乞丐那洞悉世情的双眼,又想起梦中幻灭,心中枷锁“咔哒”一声碎裂,长揖到地:“请仙师指点!”
黄河渡口,浊浪滔天。一个倒骑着白驴、须皆白的老者(张果),拍着渔鼓,唱着荒腔走板的道情:“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歌声诙谐,却字字如针,扎入岸边行人心底。有人嗤笑,有人沉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洞庭烟波,浩渺无际。一个落拓不羁的书生(韩湘子),横吹玉笛,笛声清越穿云,竟引得鱼跃水面,百鸟盘旋。笛音中,道法自然、逍遥物外的意境流淌。
曹州豪富之家。一个痴肥的员外(钟离权),正大宴宾客,珍馐满桌。他忽觉油腻烦厌,推开宴席,走入后园。园中老树虬结,他倚树而坐,鼾声如雷。梦中,他化身大将,征战沙场,功勋卓着,醒后只觉南柯一梦,富贵权势不过浮云。自此性情大变,散尽家财,只留一柄芭蕉扇随身。
深宫禁苑。一位雍容华贵却郁郁寡欢的皇亲国戚(蓝采和),厌倦了金丝牢笼般的富贵,常扮作优伶,持花篮、踏歌行于市井,歌声婉转:“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唱尽世事无常,洒脱不羁。
东海之滨,礁石嶙峋。一个赤脚少年(曹国舅),不顾家人劝阻,日日观潮听涛,与弄潮儿为伍,体悟水之至柔至刚,道法自然。
铁拐李的点化,何仙姑的莲心,吕洞宾的黄粱梦觉,张果老的道情讽世,韩湘子的笛韵通灵,汉钟离的顿悟散财,蓝采和的踏歌看破,曹国舅的观海悟道…八个身负异禀、历经凡尘劫难而明心见性的身影,在冥冥指引下,于东海之滨汇聚。
“道门薪火,当显于红尘!”铁拐李高举酒葫芦,朗声大笑。面对茫茫东海,八仙相视一笑,各显神通!
铁拐李将葫芦抛入海中,化作一艘朱红酒船,他踏浪而行,瘸腿丝毫不影响其逍遥!
何仙姑足下白莲绽放,步步生莲,清净无垢,万顷碧波不沾身!
吕洞宾背后纯阳宝剑出鞘,剑气如虹,劈波斩浪,身随剑走,潇洒绝伦!
张果老倒骑白驴,那驴四蹄生云,踏浪如履平地,渔鼓咚咚,道情悠扬!
韩湘子玉笛横吹,声浪化作无形舟楫,分开水路,驭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