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洪荒:洪荒演义 > 第194章 玄门薪火传人间八仙过海显神通(第2页)

第194章 玄门薪火传人间八仙过海显神通(第2页)

汉钟离袒胸露腹,芭蕉扇轻轻一扇,狂风鼓荡,巨浪平息,托着他肥硕身躯稳稳前行!

蓝采和手中花篮抛出,篮中百花飞出,铺就一条五彩花路,踏歌其上!

曹国舅手中玉板抛出,化作两块巨大门板,他赤脚踩上,乘风破浪,迅捷如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佛门法相的恢弘庄严,却充满了道家逍遥物外、顺应自然的意趣与灵动!神光异彩,道韵流转,将一片汪洋点缀得如同仙境!沿岸渔民、商旅目睹此景,无不目瞪口呆,继而欢呼雀跃,口口相传!八仙降妖除魔、游戏人间、济世度人的故事,如同最富生命力的种子,伴随着“八仙过海”的奇观,迅在繁华市井、田间地头、茶楼酒肆中生根芽,口耳相传,代代相颂!道法之中蕴含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逍遥自在”的精义,不再高悬九天,而是化作老妪能解的故事、樵夫会唱的小曲,如同绵绵春雨,悄然无声地浸润着亿万凡夫俗子的心田。

昆仑余脉,崆峒山。

奇峰峻岭之间,云海翻腾,仙鹤长鸣。一座古朴宏大的道观依山而建,匾额上书三个古朴篆字——“问道宫”。宫前广场,白玉铺地,香烟袅袅。广成子身着杏黄八卦道袍,手持拂尘,端坐于九层高台之上,面容肃穆威严,周身玉清仙光虽不复万仙阵前鼎盛,却依旧透着一股堂皇正大的秩序之力。台下,并非寻常百姓,而是大唐天子派遣的亲王重臣、饱学鸿儒,乃至慕名而来的诸国使节!人人屏息凝神,恭敬聆听。

“天子者,承天受命,代天牧民!”广成子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回荡在山峦之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天道威严,“其行合道,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行悖道,则灾异频仍,祸乱丛生!人主当法天象地,明刑弼教,以礼乐定尊卑,以仁德化万民!此乃玉清大道,秩序纲常之根本!”他宣讲的,正是最契合王朝统治的“帝王之道”、“治国之术”,将玉清仙法中的秩序法理,巧妙地融入人间王朝的统治根基。台下权贵听得如痴如醉,只觉字字珠玑,直指治国核心。广成子借此,不仅传下道统,更将阐教的影响力深深植入世俗王朝的最高层,借人间帝王之力,播撒玉清道种。

西岳华山,莲花峰深处。

云雾缭绕,人迹罕至。几间简陋的石室凿于绝壁之上,室前一方小小平台,仅容数人立足。玉鼎真人盘坐于此,一身青袍洗得白,气息内敛,如同山间古松。他面前,只肃立一人——正是那额生神眼、身负八九玄功的杨戬!此刻的杨戬,气息更加沉凝浩瀚,肉身隐隐有宝光流转,显然修为更进一层。

“八九玄功,非仅变化之术,乃肉身成圣之无上法门!”玉鼎真人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劈入杨戬识海,“凝练周身穴窍,沟通周天星辰;淬炼血肉骨髓,化后天为先天;神魂熔铸肉身,灵肉合一!以力破法,以体证道!任他万般神通,我自一力破之!”他指尖点出,一道道凝练至极的玉清仙光没入杨戬周身大穴,助其引动星辰之力淬体,讲解着玄功更深层次的奥义。在这远离尘嚣的绝顶,阐教那最重根骨资质、追求肉身成圣的无上法门,在杨戬身上得以完整传承,成为对抗佛门金身的重要依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元山,金光洞。

洞府依旧,只是门前多了几分肃杀之气。太乙真人面沉似水,看着面前已褪去稚气、眉宇间煞意与神性交织的哪吒。哪吒足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混天绫猎猎作响,乾坤圈金光吞吐。

“三坛海会大神威名,当再震三界!”太乙真人声音冷冽,“佛门势大,护法韦陀,金刚罗汉,不可小觑!汝乃灵珠子转世,身负杀劫,亦承天命!当以雷霆手段,扫荡妖魔,护持道门尊严!遇邪魔外道,阻我道途者,杀!”一个“杀”字出口,洞府内温度骤降,凛冽的杀伐之气冲天而起!哪吒眼中神光暴涨,火尖枪嗡鸣作响:“弟子遵命!”他化作一道火光冲出洞府,风火轮搅动漫天风云!不久,人间便再次传来三坛海会大神显圣,诛杀为祸一方的千年妖王、破灭邪神淫祀的赫赫威名!哪吒,这尊由玉虚宫亲手打造的护法战神,再次成为人间道门最锋利的一把剑,以杀止杀,扞卫着玄门在人间的威严与存在感。

巍巍骊山,草木葱茏,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苍凉。山腰云雾深处,一座简陋古朴的青石道观悄然矗立,匾额上书“黎山老母宫”,字迹古拙。观中并无多少香客,唯有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白苍苍、面容慈祥却眼神深邃如海的老妪,常坐于古松下,或观云海,或侍弄几株草药。她便是无当圣母化身——骊山老母(黎山老母)。

这一日,一位身着素白衣裙、容颜绝美却眉宇间带着一丝妖异灵动的女子(白素贞)跋山涉水而来,跪拜于老母面前,恳求收留,言明自身为千年白蛇所化,一心向道,却苦无明师。老母浑浊的目光在她身上扫过,洞悉其本源,却无半分歧视,只淡淡道:“妖也好,人也罢,心向大道,便是有缘。吾观你善御水行,便传你‘呼风唤雨’、‘水遁千里’之术,望你善用,泽被苍生,莫行恶业。”指尖一点灵光没入白素贞眉心,精妙的水系道法奥义流淌心间。白素贞感激涕零,自此于骊山修行。

又一日,一位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却面带愁容的年轻女将(樊梨花)策马而来。她身负血仇,武艺群,却深感凡俗武艺终有极限,难报大仇。老母观其心志坚毅,根骨奇佳,颔道:“移山填海,非蛮力可及。吾传你‘搬山撼岳’、‘指地成钢’之法门,借天地之力,破眼前困厄。然切记,力之所及,当心存敬畏,莫违天和。”樊梨花得授神通,眼中愁云顿散,杀伐之气中更添一份厚重。

再一日,一位背负长剑、气质卓然的青年道人(吕洞宾)游历至骊山。他已是八仙之一,得太上道法,却总觉剑意之中缺了某种一往无前、截断万物的锋锐。他在老母观前舞剑,剑气清灵有余,刚猛不足。树下老母静静看着,待他收剑,缓缓道:“剑者,百兵之君,亦为杀伐之器。纯阳虽好,刚柔并济方为至道。汝之剑,缺了‘截’意。”她枯瘦的手指虚空一划!嗤啦!一道无形无质、却仿佛能斩断因果、撕裂虚空的恐怖剑意一闪而逝!吕洞宾如遭雷击,手中纯阳剑剧烈嗡鸣!那道剑意,充满了为求一线生机不惜斩破一切阻碍的决绝与霸道,正是截教剑道的无上真意——上清截天剑意!虽只一丝真髓,却为吕洞宾打开了全新的剑道大门,其纯阳剑诀自此刚柔并济,威力倍增!

月光如水,洒在寂静的骊山老母宫前。无当圣母独坐古松下,面前石桌上,只有一杯清茶,热气袅袅。她望着山下人间点点灯火,望着远方昆仑依稀的轮廓,最终望向西方那依旧普照的佛光。道观孤寂,弟子寥寥,与佛门的浩大声势相比,如同萤火之于皓月。

然而,她眼中没有悲凉,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与一种磐石般的坚定。白素贞驾驭风云行云布雨的身影,樊梨花撼动山岳的英姿,吕洞宾剑光中那缕熟悉的截天锋芒…一幕幕在眼前闪过。

她缓缓端起粗陶茶杯,抿了一口微涩的清茶。指尖在冰凉的杯壁上轻轻摩挲着,仿佛在触摸碧游宫残垣上冰冷的断壁。月光勾勒着她苍老而挺直的背影,在青石地上投下长长的、孤寂的影子。山风穿过松林,出呜咽般的声响,如同万仙阵中未散的悲歌。

许久,一声极轻、却重逾千钧的叹息逸出唇边:

“碧游宫…倒了。”

“但截教…还没亡。”

“只要这星火…还在人间亮着…”

喜欢洪荒:洪荒演义请大家收藏:dududu洪荒:洪荒演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