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也不是非要卖,只是问一嘴,知道答案后也就不追问了。
转而说起大房、三房的事情,叨叨道:“他们两房现在都在赶着卖房卖田呢,现在的价钱还不错,听说每日里出门采买,连你大伯母都不例外,要我说啊,他们也是吃准了有你在,知道回去过不了苦日子,这才大手大脚的!”
“都是一家人,跟着沾点光这是免不了的,大事儿不出错就行了”,张老二看的开些,随口劝道。
“我知道,就是念叨念叨罢了,现在我这日子够舒心了,两边都捧着我,我心里有数呢!”徐氏笑道,脸上皱纹都舒展开了。
张平安只静静含笑听着,也没掺和进去,等吃完后,他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温声道:“大伯、三叔两家肯定是留在老家侍奉爷奶的,我现在的情况也不宜带上他们,小舅家到时候我敲打一下应该也能安分不少,不会拖后腿,大姐家有大姐夫在,总归大姐夫会操心,用不上我,现在就是二姐家,看怎么安排他们。”
“你二姐前几日不是说他们不太想走吗,听那话的意思,他们家可能就留在临安了”,张老二侧头问道。
“二姐夫为人本分,也没什么大志向,他现在在漕运上挣得不少,生活也稳定,不太想回去主要也是怕回去后生活没临安安逸,这个可以理解”,张平安分析道。
“其实你二姐夫一家子人品都是不错的,也没像你小舅一家一样,老是死皮赖脸贴上来沾光,我们都走了,就剩他们一家子在这也怪孤单的,你能帮还是得帮帮他们”,徐氏感慨道。
这个二女儿惯来心直口快,二女婿也是本分人,两口子一直以来不沾光也不惹祸,徐氏心里都是有数的。
张老二也是这么想,不过他看的更远一些:“不过,这事儿不能强求,让他们自己选吧,毕竟迁回去也是件大事。”
“爹,我明白,我是这么想的,都是一家人,也不能太厚此薄彼了,大姐夫、六姐夫我不担心,他们只会越过越好,二姐夫嘛,我准备拉他一把,他要是回去,我就在地方上找找关系,把他调到咱们老家府城漕运上做个排岸司官,或者做个闸官什么的,虽然是个不入流的芝麻官,可是活计简单,也没什么危险,最适合二姐夫这性子。
留在临安也行,往上再升一升不是难事。
嗯,他要是有志气一点,想往京城去,也不是不行,京城漕运达,安插个人进去不是难事,最重要是,去了京城后,对于子孙后代读书进学大有益处,不是在地方上可比,端看二姐夫怎么选择了”。张平安继续道。
其实他不是没想过给二姐夫安排更有油水的位置,比如漕运巡检、监仓官之类的。
但是有油水的地方同僚关系一定复杂,二姐夫不一定处理得来。
严重一点,可能还有吃官司顶包的风险。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就算自己身居高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底下。
所以再三斟酌后,他觉得还是做调度方面的更好一些。
收入过得去,人也清闲,又有一定社会地位。
现在世道太平了,这样的职位最适合二姐夫。
张老二和徐氏自是没意见,只嘱咐道:“你和你二姐还有二姐夫把利弊说清楚,看他们自己选吧,反正咱家是够意思了!”
“放心,我会看着办的”,张平安点点头应下。
小鱼儿在一边嘴里吃着饭,实际耳朵竖的高高的,都记在了心里。
看得张平安好笑,不由轻轻敲了敲儿子的碗提醒道:“专心吃饭!小小年纪拣耳朵,当心心事压多了长不高!”
小鱼儿才不怕,反驳道:“那夫子还说食不言寝不语呢,爹你也没听啊!”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