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迷人的老祖宗都是我爹(汉) > 115二合一(第3页)

115二合一(第3页)

晋阳向北回云中城,便没有来时走的那般急了。

卫伉、卫不疑和李陵都是闲人,见卫无忧有意逛一逛自己的封地,也乐得慢慢晃荡着回都城。

这一路耽搁下来,到达云中城,已经是大半月之后。

正是春夏交接,草肥水丰,芒干水(大黑河)和武泉水(小黑河)已经入了高发汛期,卫无忧的马车到了芒干水边便变缓了速度。

这还是小家伙头一次距离都城边的河水这般近。

他看了看河流的流向,再瞧了一眼云中城的方位,后知后觉道:“这是……要绕道才能回都城呀?”

卫不疑奇怪地看他一眼:“那不然,飞回去?”

卫无忧咋舌:“桥呢?!”

他记得长安渭水之上便有三座桥梁,有一座还是刘彻十多年前命人刚架

上去的呢!

如今的西汉,虽然没有产生东汉才有的拱桥,也不必两宋时期的桥梁建设之巧妙,产生了叠梁结构虹桥、石梁结合的开关活动式浮桥等物,但至少还是有古老的梁桥、浮桥、索桥等。

顾名思义,“梁桥”便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堤梁;而“浮桥”则是用船之类的漂浮之物代替桥墩,浮在水面上的桥梁。

在战国时期,梁桥在黄河流域的使用和建造便已经十分普及了;浮桥也多被用于大型河流之上的建设。

索桥多与巴蜀之地相匹配,想来,也是与他们的地形地势有很大关系。

在桥梁发展的如此多样化的情况下,竟然都没传到云中城,在黑河水上架它一座桥?

卫无忧小朋友觉得这属实是离谱了。

刺儿在外头亲自赶着车,闻言忍不住道:“小公子,边塞之地,能懂得桥梁修造的有几人?又能有谁愿意掏银子修这座桥啊!”

卫无忧琢磨片刻,觉得刺儿这话说得倒也没错。

大汉时期的经济和币制改革,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刘彻为了制住这些豪商想出来的。

而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靠着战争发家的。发了以后,在刘彻想要继续攻打匈奴的时候却一毛钱也不想掏,这才越发激化了矛盾。

卫小四趴在安车的窗边,笑道:“这桥我是肯定会修的。不过嘛,等云中城外作为互市之地发展起来了,这些途经桥上的商贾就不要想免费通过了

。”

他开个收费站,收点过桥费总是可以的吧。

卫不疑被这想法惊得呛了水,咳嗽半晌追问:“那百姓们过桥呢?你要是还收费,可能就没人走你这座桥了。”

卫无忧挑眉道:“普通百姓当然分文不收啦,贩夫走卒拉了肉菜进城卖的,也只是一个月象征性收一点,主要还是看货物的价值。”

卫伉反应过来:“吃大户?”

卫无忧扁嘴:“大兄,什么吃大户,我们可是正经人家的好孩子,免费修桥,要一点维护桥梁的费用,这不过分吧?”

三位年纪稍长的兄长们对视一眼,重重点头:“不过分,一点儿都不过分。”

不过,这造桥可是技术活,你手底下还有人能弄得了这个?

卫不疑表示十分怀疑。

……

卫无忧确实无人可用。

但他打算从光幕上找找合适的桥梁形态,画出图纸,然后交给墨家人去促成此事。

此次,被卫小四选中的是石拱桥。

拱桥出现于东汉年间,在隋朝时期登峰造极。

他参考的是隋朝在河北建造的赵州安济桥形态。

提起赵州桥,这可是后世存在的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了“敞肩拱”结构形式。

赵州桥的稳定性和特殊结构,以及它几乎趋近于完美的定性,都是卫无忧做出选择的关键。

小萝卜丁将脑海中各式各样的桥梁样式全都画在了一张图纸之上,做好标注,又另取

了一张白纸,将赵州桥的样式画下来。

墨家那两位应该比他更懂这些,将各种桥梁样式一并拿给他们,说不定能得到更好的答案。

卫伉他们看着忧儿刚一回到云中城,就给自己又找了一份差事,属实都有些佩服。

做人兄长的,实在不好意思闲着,索性一起去帮忙测绘选址。

架桥之处,需得选在平坦的河道较窄处。

墨家的人对此事十分上心,几乎大包大揽了所有阶段的工作,只有一些缺人手的地方,才会开口请示卫无忧。

卫小四放心将石拱桥的事情交给了墨家。

卫不疑为这事儿还特意找过他一回。这小子如今长了两岁,与从前只知道用武力相比,多长了些心眼。

卫不疑将寝殿的门掩上,拉着卫无忧低声道:“你就这么放心,把造桥这种事儿直接交给墨家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