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大当家[种田] > 第108章 茶楼(第1页)

第108章 茶楼(第1页)

第108章茶楼

李山长舞弊被抓,砚香茶楼处境便尤其微妙,买得起的不屑于要这不吉利的茶楼,买不起的即便他价格再降也买不起,故而夫夫俩到官府一问就得了个好价,二百二十两白银,比二人所问差不多规模大小的楼房便宜了八九十两银子。

那李山长攒了不少不义之财,名下竟有粮田千亩,夫夫俩原准备了四百两买茶楼,这厢省下许多银子,转头便去买了一百多亩地,好声捡了一回便宜不说,还号召着寨里有馀钱的人家也买了些,林林总总买下两百亩地来,且一个寨买的地相隔不远,好雇人打理。

沉川和梅寒商量过後,马上撤了砚香茶楼的招牌,到木匠铺新订了一面更威风的尚品茗招牌,且打算把韩大人打的“官民仁贾”的匾也搬过来挂上。

新得的一百多亩地离山寨还算近,就在南城外,距肉肠坊半里距离。原先李家没种二季粮食,而是种了许多菜蔬,这些菜蔬産量不算高,也卖不上价,沉川便让人拔了换种山寨的菜蔬。

拔下来的菜蔬小而嫩,挑着品相好的送到菜行,要价不高,倒也好卖;剩下的本打算让吴丽娘夫妻俩拉去喂牲口,一两文三五斤丶十斤八斤的尤为划算,来拔菜的农工见状,言说还有些不错的,想买了自家吃或低价转卖,沉川便让人自己挑选,挑选完了剩下的再让丽娘赶车来拉。

丽娘夫妻二人已经靠给尚品茗卖牛羊乳攒下不少钱,攒下钱没忙着建新房或是什麽,只是将家中茅草房粗粗修葺一番,然後将剩的钱拿去买了几只小奶牛,又从山寨买些牛羊爱吃的玉米稭秆囤着给牛羊过冬,再时不时向人家买几斤豆渣谷糠一类混着草料,将牛羊喂得很是精细。

附近几个给丽娘家送奶赚了些钱的农户也不落後,今年伺候牛羊尤为尽心,也有舍得钱的向山寨买稭秆,只买到的要少些,毕竟沉川做菌种便用了不少,再减去後续做菌种的消耗,能卖的不多。

沉川时常赶马出城,地里瞧瞧,工坊看看,间或去邵元那儿监监工,或是上山验收自家新房和地里山里的建设进度,统筹着大方向,是没从前劳累人了,但也不得闲。

梅寒常待在刚盘下的茶楼,与木匠和泥瓦匠沟通茶楼装修事宜,又是在赵家书斋隔壁,赵老板赵夫郎那头拓书有什麽问题,都能来找。

茶楼占地面积不算广,但也有茶馆的五六倍,拢共三层楼。

一楼主要是一分为二的大堂和後院,大堂宽阔,除去结账的柜台,便是桌椅板凳,当中还有一处不大的戏台,而前头砚香茶楼的桌凳屏风等物都在,官家没另卖,打包了和茶楼一起给了他们;後院三分之一是後厨,三分之一是看店人的住处,剩下便是露天小院。

二楼三楼四面皆为厢房,中间镂空能看清一楼戏台,视野尤其好。

夫夫俩商议一番,决定将茶楼从上到翻修一番,力求磨灭砚香茶楼的影子,要做出尚品茗的特色来。沉川是没什麽审美的,但好在梅寒于这方面要了解得多,也很在行。

这会儿正在翻修一楼大堂,除了账房处,其馀全要大改,梅寒便坐在柜台後,边思索描画着二楼三楼的翻新图纸,边看着工匠干活,方便人有疑虑的地方及时沟通。

几个木匠正在打柜台,柜台是尚品茗一贯的作风,需绕墙一周打两列,靠墙是操作台,靠外则是摆放食饮菜单,供茶客选看的地方,隔一两丈留一个出入口。

柜台也有与尚品茗不同的地方:留出了安放清洗池和水管的位置,且其间做了几个火竈。

夫夫俩想的是将朝向後院丶紧邻後厨的窗户打通,而後厨改建为水房,装几个蓄水大缸,再打一个摇水车从後厨的水井打水,只需蓄满水缸,大堂中的水管便随时能用。

这般不光是方便省力,他们做奶茶摆在明面儿上,茶客看得见摸得着,来店里消费也放心。

大堂中那小戏台可供先生说书,也可雇一两个乐师来演奏,与茶楼倒很是契合,夫夫俩便都没说要拆。

梅寒让泥瓦匠将戏台四周的地砖撬出来,往下挖了几寸深,预备营建成一条小溪模样,在其中养护些莲叶荷花,再营几方小小假山,便是很不错的小景。

大堂宽敞,尽是桌椅难免显得空荡,像城中有名的居士茶楼和永泰茶楼都做了隔断,或是用屏风字画,或是用珠帘丶博古架,起到隔断作用的同时,又有似蔽不蔽丶欲语还休的雅意。

只这些太过昂贵了,以夫夫二人的财力,非要这般弄倒也勉强能成,但其他方面就会极其捉襟见肘。

梅寒思索过後,决定用花卉盆栽丶枯枝残叶等物来造景,如此既能隔断又有野趣,且用物性价比极高,除去山里随处可见的枯枝残叶,前者要用到的盆栽和花草都不昂贵。

花盆周二爷那处就能烧制,不惜陶的瓷的砂的,主要是野趣二字,甚至能锯竹筒掏木桩来栽花;至于花草,沉川扡插移栽的花田有生得快的,再有一两月就能用上,这一两月的空档期也不必去市场购置花草,直接搬自家小院里的来用一用。

茶楼上下都遵循着“野趣”二子翻修,梅寒念及山寨的家里用的木桩桌子,干脆将茶楼的桌凳都转卖给了木匠,让沉川回山寨时留意着,有合适的木桩就叫人挖了,打磨成桌凳送到茶楼来,那更具特色和野趣……

自家的茶楼,翻改起来可比租赁来的茶馆自由得多,不管是凿墙还是挖地都是自家说了算,可不像先前要动茶馆什麽地方都得跟主家打招呼那般束手束脚,主家要是不许,那还没办法得很。

考虑到三层楼都要翻修,夫夫俩一致决定先翻修了一楼出来开业,开业後也不耽误二三楼的工程,二三楼等修好再逐层逐间开放。

茶楼翻修期间,夫夫俩收到两个好消息。

一是杨嫂子平安生産了,得偿所愿得了个闺女,一家人都爱得不行。

沉川和梅寒带小米阿简前去探望,给人送了一副早早打好的长命锁,两个小孩儿也不遑多让,用红绳和攒下的零用钱编了两串铜钱串子,送给杨家的小妹妹,说保佑小妹妹平安长大。

杨嫂子高兴得揽着两小只亲,逗人说:“这点零用钱给妹妹穿了串子,那你们阿爹肚里的绵绵出世时,可给绵绵送什麽好哦?绵绵没有串子要哭的。”

两小只苦恼了一会儿,马上甜甜笑起来,说:“娘娘丶伯伯丶栓子哥哥,还有小妹妹,一人给我们一条串子,然後我们再攒两条串子,绵绵就有六条啦!”

逗得两家大人忍俊不禁,都说两个小机灵鬼,用两条串子换四条,连最小的小妹妹也要。

还有个好消息则是宋敏派去江州送信的护卫终于回来,夫夫俩马上暂停手上的事情,到宋家与宋敏会了一面。

令人高兴的是,信中刘家十分支持宋敏开书斋的想法,也赞成宋敏说的,让他们尚品茗开到江州去,言说只要是本分做生意,不行仗势欺人之事,尽可去江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