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算账(修)
两个小孩走了些山路,吃了夜饭就脑袋一点一点的,开始打瞌睡了。
洗漱好要回屋睡觉,迷迷糊糊间阿简还不忘他的小鸡崽,想要带回屋睡,梅寒哄他说翻身会压到小鸡崽,这才作罢。
孩子睡了,夫夫俩罕见没干那档子事,点了油灯,拿出钱匣子,盘算起账目来。
“这半个多月来,咱俩成亲置办酒席和家用,约莫花销了八两银子;买奶牛母子俩,还有修牛圈,就去了十三两多将近十四两;今儿买鸡鸭算小花销了,才八百多个铜子。”
沉川囫囵算了下,“其他零零碎碎的小花销记不清了,应当也有一二两银子?”
“不止,有三两多呢。”梅寒起身拿了个本子来,就着油灯翻了翻,给了个详细数据,“约三两并一百文。”
除了吃喝上的开销,还有床铺桌椅柜匣一类,小小一个家,添置日用就花费了许多。
沉川惊奇:“何时记的账?我竟不晓得。”凑过去看,又看不懂那字样。
梅寒:“得闲时胡乱记的,不如何精准,也不是每日都记,恰好没教你看见罢了。”
半个多月来没记多少回账,且两人也不是时时刻刻挨在一起,沉川又进山几日,没瞧见梅寒记账也是寻常。
梅寒又道:“还有茶房每日开的工钱,这才是大头开销,你没算进去。”
茶房相关不走寨里的账,算夫夫俩小家庭的産业,一是因为不确定盈亏,往最坏了打算若日後亏大了,寨里好歹还有保障;二则是两人也不全然大公无私,更倾向于有自己的産业,自己做起来了再带动寨里发展,届时也更有经验底气。
是以采茶做茶发工钱还要走私账,工钱想来是梅寒发的,每七日结算一回,至今已结了三次,最近一次前天才结完。
算下来采茶的妇人夫郎有二十九人,制茶的姑娘小哥儿有十二人。
工钱是按劳结算的,起初妇人夫郎采茶慢,每人每日保底发三十文工钱,之後速度上越快,采的茶叶越多越好,工钱也给得越高,如今一日能挣八十至一百文了。
至于制茶,头先两回结工钱时,衆人制的茶仍很不像样,按一人一日十文来算;到第三回便粗略按制茶品质来结工钱,少的二三十来文,多的五六十,额外还有些奖励。
——因是学一门手艺,且多为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在家里也也不顶大人能干活,是以衆人不嫌工钱少,便是不给工钱或是需交少许学费,也都乐意干。
一人一日最多制三斤多干茶,清水的茶叶算做得好的,市价也顶多五十文左右一斤。再算上前期做废的许多茶叶,後期做茶的损耗,还有其他一些开支,夫夫俩是亏损了的。
只二人心里隐约有数,没向外人说道这些,怕打击人积极性或徒增压力。
梅寒翻着茶房的账本,仔细合计了账目,抿着唇,一下就沉默了。
见状,沉川估计亏损不小,嘶了声,道:“你说吧,我心里有些准备了。”
梅寒无声望着沉川,深觉他准备做得怕是不够。
“不慌,说吧。”
梅寒闭了闭眼:“不算炒茶锅和其他可长久用的器具开支,专是工钱,茶房就开出去——三十六两又三百八十五文。”
“夺少?!”饶是做了心理准备,沉川也忍不住瞪圆了眼睛。
梅寒沉声复述一遍,夫夫俩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
半晌沉川才找回声音:“……我觉着有点亏多了,你说呢?”
梅寒沉重地点点头。
梅寒:“制茶工钱开出去五两多,主要采茶花销大,足足开出三十多两银子。”
罢了又忍不住心痛道:“每回结工钱时一人几十几百文地结,专知道开销大,哪晓得这一合计竟支出这麽多银钱去。”
沉川深以为然,“难怪是少有人成功做了生意,咱这才起了个头呢就投入了这麽多,没点本钱还真做不成。”
“我数数,咱小金库里还有……碎银二十八两,铜板八贯,还有些散铜板,那就是三十六两多。”沉川边数边碎碎念。
梅寒心里默数了一道,与沉川数的没差,算与人听:“照你说的算,野茶林还能采四五日茶,那就得预留出差不多二十两付工钱。”
沉川接过话头:“往後没前几日茶叶多,预留十五两工钱差不多。那还馀二十多两能投进咱的奶茶营生里。”
越算梅寒越觉钱不大够用,专是茶房就要开支出去这麽多钱,做生意还不知要多少去。这般想着,不由皱起眉头来。
沉川拇指抚了抚他眉心,宽慰:“没事儿,别愁眉苦脸的嘛,咱明面上是花销大,但其实没那般吓人,收获了三百多斤干茶,只还没变现而已嘛。”
梅寒不想给沉川压力,扯扯嘴角,却没能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