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芪貂听懂了。
它喉咙里出极轻的、满足的“咕噜”声,然后伸出粉红色的小舌头,带着温热的湿意,轻轻舔了舔裴炎那刚刚被它咬破、此刻已完好无损的手指。
那里,曾流出缔结契约的鲜血,此刻,只余下信任与承诺的温度。
裴炎看着它,虽然契约已成,但它眼中仍残留着一丝经历痛苦后的疲惫。
整个过程对它灵魂造成的负荷显然不小,需要静养恢复。他不再犹豫,心念微动,一道柔和光芒闪过,便将灵芪貂收入了须弥牍内那片最适合它休养生息的独立空间。
洞府内重归彻底的寂静,只剩下裴炎一人。
但他清晰地知道,自此刻起,他不再是孤独一人。
他的道途上,多了一个以灵魂相托的伙伴。
那道新生的灵魂链接,如同在孤寂寒冷的暗夜里,点亮了一盏微弱却坚定的灯火,带来了一丝前所未有的暖意与牵绊。
也就在这时,并非通过声音或动作,而是一段清晰无比、蕴含着特定意义的信息流,如同早已预设好的传承,自然而然地从那灵魂链接的另一端——灵芪貂那里,传递到了他的识海深处,被他所理解、吸收。
这段信息,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让他得以窥见修行世界中,关于修士与异兽之间,那些远比表面上更为深邃复杂的紧密关系。
原来,在这广袤而残酷的修仙界,修士与异兽的相处之道,大致可分为三种。
最为普遍,也为绝大多数修士所采用的,便是“禁制奴役”之法。
修士凭借武力或手段捕获、驯服异兽后,便以秘法在其神念核心或灵魂本源处种下独属于自己的禁制。
此法如同套上无形枷锁,迫使异兽遵从命令,成为“灵宠”或“战兽”。
此法简单直接,见效快,低阶修士中尤为盛行。
然而,便捷背后隐藏致命缺陷:那强行种下的禁制,不仅会对异兽神魂造成持续性损伤与痛苦,更会严重桎梏、甚至彻底破坏其与生俱来的天赋潜能,几乎断绝它们凭借自身血脉晋升更高层次的可能。
因此,异兽心中往往积郁深厚怨恨。
一旦主人重伤或法力不济,控制力减弱,绝大多数被奴役的异兽都会毫不犹豫地反噬其主。
这种关系,建立在纯粹暴力与恐惧之上,脆弱而危险。
第二种,则是裴炎此前与灵芪貂之间,无意中形成的“自由共生”关系。
修士不对异兽施加任何强制性禁制,给予其相当程度的自由与尊重,通过长期相处、共同经历,以及提供丹药、庇护等帮助,逐渐培养起一种近乎伙伴的、相对平等的情谊。
这种关系,虽然缺乏紧密控制,纽带看似松散,但因并非建立在利益算计与威胁之上,反而更加纯粹稳固。
异兽心思单纯,一旦真正认可修士,建立了信任,其忠诚度往往远人类同盟,在关键时刻更为可靠。
而最后一种,便是此刻灵芪貂主动与裴炎建立的,以双方精血(尤其起始于异兽自愿引动的修士之血)为引,灵魂共鸣为基础的——“灵魂契约”。
信息明确告知,这种至高契约的起,有一个最根本且绝对的前提:
必须由异兽一方,完全自愿,主动引导,无法由修士强迫施行。
一旦开始,缔结过程对于主动起方的异兽而言,无异于一场对灵魂本源的锤炼与考验,会带来极大痛苦,其程度视异兽灵性与血脉强弱而定。
灵芪貂方才的剧烈颤抖,便是明证。
不仅如此,契约成立后,其诸多效用,也明显呈现出对修士更为有利的倾斜。
例如,在裴炎与灵芪貂的契约中,双方在一定距离内能彼此感知方位,但作为修士的裴炎,拥有单方面屏蔽自身位置、让灵芪貂无法感知的权利,而灵芪貂则无法对裴炎隐藏自身。
再如,在面临强敌、生死攸关时刻,裴炎可以凭借契约,暂时调用、叠加灵芪貂的一部分本源法力于己身,从而短时间内爆出远平日的战斗力,扭转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