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仅凭风向、土色、鸟鸣与患者气息,便能判断疾患根源的古老诊断法。
更让她心惊的是,旁边一名妇人正按图索骥,从几株野草中择取叶片,捣碎后与井水混合,其配方竟与药王谷失传三百年的《感应方》别无二致!
她不动声色,取来村民饮用的井水,回到济世阁的密室中暗中分析。
结果让她娇躯剧震——水源中的药香浓度,已降至初始的万分之一,其剂量微弱到甚至无法对一只兔子产生任何生理影响。
那微不足道的药香,只是一个引子,一枚钥匙!
真正起效的,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之间,因共同的“信”而形成的“共感共振”!
他们不再需要医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成了彼此的医者!
林墨缓缓走出密室,立于阁中那棵千年古树之下。
她看见树叶的脉络中,有微不可察的光芒在缓缓流转,与地脉的呼吸同频。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许久,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轻声道:“你不是死了,你是把整个药王谷……搬进了这广袤的人间。”
奉旨巡视南境的蓝护卫,同样见证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
他途经一处早已废弃的驿站,竟看到数十名农夫赤着上身,喊着号子,正在合力夯土,筑起一座新的高台。
“尔等在建何物?可有官府文书?”蓝护卫勒马喝问。
一名老农抹了把汗,憨厚地笑道:“回将军,俺们也不晓得是啥。只是这地界原是民策台照不到的边边,近来夜里地龙翻身似的,大伙儿睡觉都梦见一个穿麻衣的女子,指着这地方让俺们垒个台子。”
更奇的是,他们手中没有任何图纸,全凭感觉调整方位。
有人说“往东偏三寸,手心麻”,有人喊“往西挪半尺,脚底烫”,竟硬生生将一座土台筑得严丝合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土台完工的那一日,台子正下方,竟“咕嘟”一声,涌出一眼温泉,水汽蒸腾,水质竟与京城的宁心湖水别无二致!
蓝护卫心中剧震,他翻身下马,亲自查验地基。
他抓起一把夯土,在指尖捻开,瞳孔骤然收缩!
那土中,混杂着大量细碎如沙的黑色陶片——他认得,那是三年前,苏烬宁被废后,宫中焚烧其所有旧衣遗物后剩下的灰烬!
当年他奉命监督,亲眼看着那些麻衣布裙化为飞灰,被当做垃圾处理。
原来,它们没有消失,而是随着风,随着雨,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
蓝护卫猛地仰头,望向天空。
那十七点银白光芒,清晰地映在他深邃的瞳孔之中。
这一刻,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这不是重建,是复活。她用自己的骨灰,为这个王朝,重塑了根基。
聋令亭,依旧寂静。
阿阮带领着使徒们,重返这片梦开始的地方。
石台上的盲童们没有停下,但他们已不再需要融化的雪水调和泥土。
他们伸出稚嫩的指尖,直接蘸取清晨凝结的露珠,在坚硬的石台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着。
阿阮尝试着靠近,想看清他们笔下的内容。
“别过来。”一名最年幼的盲童头也不抬,声音空灵,“你们看得见,就写不准了。”
那一夜,阿阮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深层梦境。
她梦见自己回到了那片无垠的雪地,苏烬宁就坐在她面前,低头缝补着一件破旧的衣裳。
可这一次,她看清了,那手中的针线,根本不是丝线,而是一条条流淌着光芒的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