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来,萧瑜的屏障消失,自己也脱不开干系。
照理说,她应该再陪伴萧瑜一段时间,替他扛过危险期,才算因果闭合,只是人家已经不愿意了。
修炼初期,道心不可有一丝动摇。
她立刻从包袱里取了六爻,摒弃杂念,为自己占上一卦,目光逐渐清晰。
……
萧瑜等人离了许初初,也没有走远,就在同一个郡城里住下了,不过入住的客栈要高档的多。
萧瑜体质特殊,人却是不傻的,许初初能想到的,他也一并想到了,所以没有即刻离开,而是想在郡城里再寻一寻,看能不能找到另一位有本事的相师随行。
反正他不缺钱。
不过这也不是他逗留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泰陵郡位于京城南面,气候好,土地肥沃,是大夏朝粮食、水产的主要来源。
但是在行侦探案方面,官府破案效率一直居低不上,有迷案悬置的,也有结了的案子不为人信服告又跑到京城告御状的。
萧瑜这次来,也是要探一探这官府的底子,看到底是办案人能力不足,郡守不重视,还是其中另有蹊跷。
他刚来就在城门口的公告栏上看到了好几则寻人启事,都是百姓家的年轻女子失踪。
最新的发布于三天前,最早的一则可以追溯到两个月以前,事因都是独自外出采买未归。
就这样高度相似的案情,官府都没有归属到一起综合搜查,还只当普通的人口失踪公布,简直是把泰陵的百姓当驴糊弄。
“公子。”阿福兴冲冲的从外边回来,“小的去侦查过一圈了,这泰陵郡城啊,还真没有许相师那般有真才实学能捉妖的相师,都是小的一诈就露馅的江湖骗子!”
“所以呢?”萧瑜温和道,“你这么高兴是为什么?”
阿福不怕萧瑜骂人,就怕萧瑜温柔,赶紧解释:“小的打听到过两日城西河岸要举办一场参拜龙王的祭祀,到时候不光是泰陵郡,周边几个郡的相师都会赶过来参加,到时候定能寻到几个有本事的。”
“参拜龙王?”萧瑜一听就皱眉。
“就是大河里住的龙王啊。”阿福给萧瑜说,泰陵郡有一条贯穿整个郡城的大河,前些年几乎年年都发大水,冲垮堤坝,淹没农田房屋,让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也不记得什么时候起,城里每到这个时候,都会组织着百姓一起去河边参拜龙王,再往河内投掷猪肉羊肉,水果面食等祭品,以祈求龙王予以安宁。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参拜起了作用,这几年大河还真的再没发过一次水,所以这一风俗就这么一年年传承了下来。
各地不少相师也慕名而来,既参观了祭典,也可以互相交流学术。
“参拜龙王,投掷祭品……”萧瑜沉吟片刻,“看来我们也得去探上一探。”
阿福顿时也想到凤阳县那起案子,只觉得祭祀、祭品这些东西总和迷信害人脱不开干系。
“公子,您该不会觉得,这些起女子失踪案,和这龙王参拜有关吧?龙王参拜是官府组织的,又有百姓全程围观,应该……不可能吧。”
“就是官府组织才更有可能出事。”萧瑜摇了摇折扇,“不过现下只是猜测,真相如何,眼见为实。”
姑娘家家,乱跑什么
正到了参拜龙王的那一天,萧瑜被殷勤的阿福引到河岸边,坐到早早预定好的观景台上。
这里不仅地理位置好,可以一眼看到整个祭典的现场,还有凉亭遮阴,香茶点心,和丝竹管弦,不可谓不惬意,不少达官贵人都携家带口的坐在这里观赏仪式。
可见对于泰陵郡人来说,每年的龙王参拜都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典。
阿福也跟着忙里忙外的替萧瑜招呼,突然眯起眼睛指了指底下在太阳下暴晒的人群:“公子您看,那不是之前跟着咱的许相师吗?她也来看祭典了啊。”
萧瑜下意识顺着看过去,果真看到了许初初。
烈日当头,她拿着一块不知道什么东西遮阳,因为个头矮,在人群里蹦蹦跳跳的,试图看到前面的场面,但好像都没有成功。
萧瑜眼神暗了暗:“她不是很有本事的吗?怎么不去和别的相师坐一起。”
河岸边另有一群相师打扮的人聚在一起说话,他们的位置虽然不如萧瑜的,但也离参拜的位置很近,估计也是当地官府特意请来镇场子的。
阿福不知道萧瑜为何明知故问,只道他心情不好,赶紧拍马屁:“要说再怎么好,也不如跟着咱公子您好啊。许相师没福气,不能跟着您坐最好的位置,不用下去挨挤,也不用晒太阳,还有……”
他没说完就赶紧闭嘴了,因为公子的心情好像更不好了!
唉,怎么回事嘛,拍马屁真是一门哲学,他以后还要好好修炼。
……
参拜龙王的祭典很快开始,先是胖胖的郡守大人亲自出来讲话,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云云。
然后是脸上涂满怪异花纹的一群人出来跳祭拜的舞蹈,再然后是往河里投掷祭品。
和投掷祭品,不光官府投,百姓也投。只不过官府投得是整只杀过放血的猪和羊,百姓投的一般都是瓜果菜叶,无论大小,尽一份心意。
这样看起来,这种参拜模式和京城里的也差不多,只是一般的祭典祭品是摆在台上的,这里是投入河里的。
投掷完祭品后,是大型的参拜仪式,簇拥在一起的百姓们跪在河岸边,一遍遍的磕头,口中念念有词。这个距离远,萧瑜听不到,但大抵也是对龙王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