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低声骂了一句:“他在试探我们的反应度。”
“不。”我缓缓站起身,走到线索图前,目光落在郑铭的照片上,“他在传递信息——告诉我们,游戏开始了。”
我转身面对众人:“所有人,进入一级备战状态。七十二小时,倒计时开始。”
没有人再质疑。
灯光依旧明亮,照在墙上那张密布红线的图上,仿佛整张网都在微微颤动,等待着猎物踏入最后一环。
我走向窗边,拉开百叶帘一角。晨雾尚未散尽,远处江面如墨,几艘货轮缓缓驶过,汽笛声悠长而孤寂。这座城市还在沉睡,可它的脉搏已被悄悄篡改。那些看不见的数据洪流,正沿着光纤、基站、电力线路无声奔涌,如同寄生虫般啃噬着秩序的根基。
而我们,是唯一能听见它呻吟的人。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悦来的加密消息:“已定位周临舟笔记本最后一次联网地点——临江科技园b座楼,属‘云桥通联’临时办公区。物业登记为保洁人员使用,但内部布线异常密集,疑似私设微型服务器阵列。”
我回复:“派无人机侦察,不要惊动。同时调取近小时园区监控,重点排查夜间出入人员。”
放下手机,我深吸一口气。七十二小时,看似漫长,实则每一秒都在流失。
回到桌前,我翻开案件卷宗,翻到郑铭的个人履历页。他曾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席工程师,主持过多个国家级信息安全项目,三年前因“健康原因”辞职,转入私营企业任职顾问。表面看毫无破绽,可他在离职前三个月,曾多次深夜访问k系统的底层架构文档,且行为模式与正常维护不符。
更奇怪的是,他辞职当天,系统日志显示有一段长达分钟的离线调试记录,无人授权,也无法追溯来源。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但上级以“涉密级别高”为由拒绝深入调查。如今回头看,那根本不是调试,而是一次预埋后门的植入操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三个词:
权限覆盖、数据镜像、静默传输
这是k-被攻陷的三种可能方式。而根据现有线索,他们采用的是组合式攻击——先通过郑铭的合法权限进行覆盖升级,再利用“云桥通联”的名义搭建镜像系统,最后通过猛虎帮掌控的地下通信网络实现静默传输。
真正的危险,不在于他们偷了多少数据,而在于他们复制了一个“平行系统”。只要主系统瘫痪或升级,这个副本就能无缝接入,成为新的中枢。
换句话说,他们不是想窃取k-,而是想取代它。
我将纸条递给赵勇。他看完后瞳孔微缩,默默点头。
这时,小王匆匆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热敏打印件:“刚从税务系统调出来的‘云桥通联’申报记录!这家公司过去一年申报的电费是正常企业的五倍以上,但他们对外宣称只有十名员工,办公面积不到两百平!这根本不合理!”
“服务器热。”李悦接过话,“高负载运算会产生巨大热量,必须持续制冷。他们的用电量,足够支撑一个中型数据中心。”
“也就是说,他们确实在本地藏了硬件。”老陈冷笑,“难怪找不到远程传输痕迹——他们是准备用物理搬运的方式转移数据。”
“用硬盘拷贝?”小王皱眉。
“不。”李悦摇头,“那样效率太低,风险太高。他们会选择‘冷迁移’——将整台服务器封装后秘密运输。只要避开海关检查和交通监控,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出国境。”
我盯着地图上的保税区标记,心中警铃大作。
“通知海关缉私局和边防武警,加强陆路口岸查验力度,特别是冷藏货车和工程车辆。同时协调交警部门,调取未来小时内所有进出保税区的货运车辆行车记录仪数据。”
命令刚下,李悦又抬起头:“我刚收到自动预警——‘幽灵’的跳板服务器又有活动迹象,这次连接持续了秒,上传了一份加密文件。”
“能解吗?”
“正在破解。初步判断是坐标信息,可能是交接地点。”
我握紧拳头。
他们果然要动了。
七十二小时,不仅是我们的期限,也是他们的窗口期。
而这场博弈,胜负将在黎明前揭晓。
喜欢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请大家收藏:dududu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