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微微一笑,说道:“不错,面对天子不怯场,沉稳有度,果真有胆识。看来,毕爱卿是收了个好徒弟。”
说罢,朱由校轻轻抬手,示意武可以起身。
接着,他弯腰捡起那支枪支,细细端详起来。
“刚才爱卿提到,这是为骑兵特别打造的,能否给朕详细讲讲,它与神机营士兵所用的有何不同?”
毕懋康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回禀:
“陛下,骑兵所用的神武铳更为轻巧,铳身也短了不少。在马上使用,不仅便于操作,还能提升射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朱由校当即命人取来一支普通神武铳,进行比对,并让侍卫当场试射。结果正如毕懋康所说。
皇帝心中大悦,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改进。
据他所知,此时的欧洲,尚未出现专门为骑兵设计的燧枪。
“此等改进功劳不小,想必又是爱卿的杰作。不愧是朝廷重臣!”
“陛下谬赞,臣虽参与其中,但此铳改良主要归功于臣的徒弟武。是他日夜钻研,才得以实现突破,因此臣才将他收为入室弟子。”
这一番话让朱由校对武刮目相看。没想到眼前这位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年轻人,竟能有如此成就。
看来,他在火器方面的天资,确属罕见。
此次可谓得一良才,若加以培养,未来成就必然不逊其师。
从这一刻起,武这个名字已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此人将来必是兵工厂的栋梁之才,也极有可能成为推动大明军械革新的关键人物。
朱由校当场赏赐大量银两,并亲自给予嘉奖,随后带着这支改良后的神武铳离开。
在毕懋康的陪同下,皇帝将整个兵工厂巡视了一遍,对目前的建设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地已有厂房十二座,武器库房多达二十多间,火药原料的存放点更是遍布各处。
当初划定的这片盆地,如今已基本被建筑填满。外围是军队营地,内侧则是高墙环绕的兵工厂。
山谷入口处,还建起了一座坚固的寨堡,寨墙高达五米,并配有深挖的防御壕沟。
魏忠贤办事确实雷厉风行,虽为人不端,但于公事上却能分清轻重缓急。
在他的主持下,兵工厂扩建顺利推进,如今已全面越昔日的王恭厂与军器局。
民居坐落在距离厂区五里远的地方,建筑以村落形式分布。在户部的鱼鳞册上,找不到这些人家的任何记录。
这里住的全是工匠的亲属。为了防止兵工厂内部出现意外状况,朱由校不得不对所有相关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他将王恭厂与军器局合并,此举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那些人自然对他满怀怨恨。
倘若他们真的走投无路,做出绑架亲属、威胁安全的举动,甚至引爆炸或纵火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魏忠贤也察觉到了皇帝的真实意图,因此在这些居住的工匠家属中,安插了一些东厂密探,暗中监视。
周边数里范围内,还有士兵轮番巡逻,确保该区域的隐蔽性不被破坏。
由于居住人数持续增长,民居还在不断扩建中。
不是资金不足,而是建材紧缺。为避免引人注意,所有建筑用料都是分批次、从不同地区采购的。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