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父亲执意要试探她,这下打草惊蛇了。”杨卿鱼揉了揉眉心,“殿下一会儿就回来,你还不走?”
荣阳冷哼一声,随后将手里的茶壶扔在地上,碎裂的声音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平静,转瞬又开始剑拔弩张。
“大公主查到户部了,要不是母妃有先见之明,此刻恐怕早已被看出破绽,本殿下那位十四皇妹属实难对付,太子妃可得小心,别阴沟翻船。”
说罢,荣阳大步离开。
等太子回来,看见的就是一地狼藉,和满脸疲惫的太子妃。
他心道荣阳果然又来闹了,开口劝了两句太子妃,太子妃贤惠至极,全程没有一句埋怨,让太子心中十分受用。
到了晚上,太子妃提笔写了一封信,交由身边的宫人送出宫去。
信上字字句句,均是杀心,账本不能被查出来,杨家和凌家早已联手的消息,也不能泄露。
否则太子和皇帝必定对杨家起疑心,杨家的大计便危矣。
在宫外经历了刺杀,回到宫里,李暮歌还和平常没什么两样,照样是该吃吃该睡睡。
好像在宫外的刺杀,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小意外。
至于那个刺客在长宁县县令口中吐出来的“幕后黑手”,李暮歌一个字都不信。
刺客说,他是大公主府的人,之所以会来刺杀李暮歌,是因为李暮歌之前和大公主走得近后,大公主听了她的谗言,遣散了府上大部分幕僚。
他是奉幕僚之命,来刺杀十四公主,希望十四公主死了后,大公主能“改邪归正”。
理由其实挺充足,就是敌意过于莫名其妙,让人很难信服。
之前大公主遣走府上大部分幕僚,不是听了李暮歌的谗言,表面上是因为大驸马反对,实际是因为府上有其他人的探子,给大公主的游隼下毒,让大公主在万寿宴上颜面尽失。
所以不管怎么想,此事都跟李暮歌没有太大关系。
如果李暮歌不清楚其中弯弯绕绕,或许还真有可能被刺客的话蛊惑,因此怀疑大公主想要杀她。
那么问题来了,在谁的视角,会认为李暮歌什么都不清楚呢?
这个范围,有点儿大。
李暮歌想了一圈,觉得只要是和她与大公主走得不近的朝臣,都会觉得她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认为,她是个蠢货,可以轻易被挑拨。
因此可以锁定想要杀她的人,是在与大公主并非一党的其余朝臣之中。
这个范围太大了,很不好锁定。
李暮歌决定先不找了,反正她将目标对准太子党,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在李暮歌睡觉的时候,宫里有人彻夜难眠,楚嫔所居住的红玉宫内,此刻有人正在拜佛。
佛像之前,有人虔诚跪拜,冰冷的珠翠在烛光下闪烁着光芒,映照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的脸庞,依旧清秀。
楚嫔口中喃喃着:“我佛保佑,保佑我儿能够事事顺利,身体康健,保佑我儿能够娶来杨家女,地位更为稳固。”
她越说,神情越是虔诚,看向佛像的眼神比看向皇帝的眼神还要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