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心惊胆颤 > 泥土般的故事婴儿汤(第1页)

泥土般的故事婴儿汤(第1页)

泥土般的故事——婴儿汤

看完‘小曼’的故事,我靠在工学椅的软垫上,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金属电子烟杆。

薄荷味的雾气在口腔里弥漫开,带来一丝提神的凉意,却压不住心底那股沉甸甸的寒意。

文字构筑的画面太过真实:

孤儿院腐朽木地板的吱呀声丶孩子们营养不良的苍白小脸丶护工身上那股廉价肥皂混合着消毒水的味道丶院长办公室里昏黄台灯下漂浮的灰尘……尤其是那场屠杀的细节,血腥味仿佛透过屏幕直冲鼻腔。

这绝不是靠想象力能堆砌出来的,它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在场感”,要麽是顶尖恐怖作家的神来之笔,要麽……就是某种烙印在灵魂里的记忆。

“有点意思。”我低声自语,职业性的探究欲被彻底点燃。

习惯性地吸了一口电子烟,让清凉的薄荷味在舌尖打了个转,试图驱散那点不适。

随即,我点开了论坛的个人主页搜索框,干净利落地输入了那个ID——“小曼”。

回车键敲下。

页面刷新,结果栏一片空白。

“该用户不存在或已被注销。”

系统提示冷冰冰地弹了出来。

我手指一顿,烟杆悬在半空。

账号不存在?

这不可能。

那篇投稿明明还在论坛首页挂着,点击量和回复都在实时跳动。

是系统延迟?还是……某种更诡异的情况?投稿成功後账号瞬间消失?这不合常理,也超出了普通论坛故障的范畴。

稳健和耐心是我为数不多自认的优点。

我压下心头那点异样,没有立刻刷新或尝试其他操作。

一个凭空消失的投稿人,一篇逼真到令人窒息的恐怖故事……线索并非全无。

故事里清晰地锚定了一个地点——“西郊云隐山麓”,以及那个承载了所有绝望的核心——“爱心孤儿院”。

打开新的浏览器标签页,调出H市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得益于我工作带来的一些特殊渠道权限,能接触到更详尽的历史档案)。

输入关键词:“H市”丶“西郊”丶“云隐山”丶“孤儿院”丶“历史档案”。

时间范围设定在……故事背景大约是八十年前?即1960年代左右。

经过几层筛选和权限验证,一条来自“H市地方志·未解密悬案卷宗(部分数字化)”的条目跳了出来。

条目本身很简短,状态显示为“数据修复中部分损毁”,但关键信息清晰可见:

>**档案编号:HX-HS-194X-001**

>**事件名称:西郊云隐山麓“爱心孤儿院”特大凶案**

>**发生时间:约194X年(具体年份字段损毁,推算为1940s末期至1950s初期)**

>**简述:**位于现H市西郊云隐山自然保护区边缘(原云隐山麓),曾存在一所名为“爱心”的私立孤儿院。

据残存档案记载,该院于上述时间点发生恶性案件,院内人员(包括孤儿丶护工丶院长等,具体人数记录缺失)几乎全部遇害。

案发现场描述因过于惨烈且年代久远,原始记录模糊不清,仅提及“非正常死亡”丶“现场混乱”丶“无明确财物损失”。

唯一可确认的是:案件发生後,五名犯罪嫌疑人失踪,至今未归案。

此案因线索匮乏丶时代动荡,後被列为悬案封存。

——

我的呼吸微微一滞,连电子烟都忘了吸。

烟杆前端微弱的蓝色指示灯无声地亮着,映着屏幕上那几行冰冷的文字。

**名字丶地点丶性质——孤儿院灭门丶凶手失踪……核心要素与小曼的故事高度重合!**

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下意识的摸上碗上的念珠。

这绝非巧合能解释。

一个八十年前就被封存丶细节几乎被时间抹去的悬案,一个普通的网络论坛投稿者,怎麽可能掌握得如此详尽?甚至比残缺的官方档案还要具体丶生动?

“真实事件改编?”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更深的疑虑瞬间覆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