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项圈”套在清冷杀神脖子上 > 38 第 38 章(第3页)

38 第 38 章(第3页)

谢郁棠目光一一扫过殿前衆人:“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平局”二字一出,人人哑口无言。

连方才嚷嚷着要“看这天底下还有没有公平”的几个北戎刺头也说不出话来。

谢郁棠看向苏戮和阿善:“二位以为如何?”

苏戮垂眸抱拳:“属下无异议。”

阿善面色复杂,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一拱手:“我也没异议。”

赛至此处,苏戮一胜一平,而阿善一负一平,衆人直到到了跑马地,眼见着第三局比赛即将开始,这才後知後觉反应过来——阿善,这位战场上曾令无数北戎士兵闻风丧胆的“裂风将军”,竟于自己最擅的“箭术”一道折戟沉沙,到了只要再输,哦不,是只要没能得胜,便是输的荒唐境地。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先前无一人看好,被公然呵斥“以色侍人”“不思廉耻”的慕清王府小世子,苏戮。

那位先前于朝堂怒谏的老臣此刻正梗着脖子挤在第一排,费劲巴拉地把自己的衣袖从旁边人胳膊底下扯出来,正了正发冠,比谁都更翘首以待比赛开始。

第三局比骑射。

从起点到终点,每隔一段便设一木桩,木桩上用红绸系了箭,比赛者需要策马奔至木桩处将三条红绸解下取箭,最先将三箭射入靶心者获胜。

谢郁棠宣布完比赛规则,衆人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种情绪——激动。

就连皇帝也坐直了身子,微微前倾,面上难得现出几分期待之色。

骑射。

要比骑射了。

大兖北戎两国军中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会骑射的箭手算不上真正的箭手。

只有在马背上将手中弓箭发挥到极致的箭手才能征服敌军驰骋沙场。

北戎使团更是在看到战马牵上来的那一刻,扬起一阵短促的欢呼。

北戎一族是天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孩童没学会跑就先学会了骑马,而阿善更是其佼佼者,若单论箭术技巧,极善钻营的大兖人也许略胜一筹,但马背上的阿善将军,将是无人能战胜的存在!

一雪前耻的时刻到了。

而大兖群臣在经历过方才两场比试後,信心空前高涨,仿佛上场比试的是自己一般,一个个摩拳擦掌,气势分毫不输北戎。

两边都满怀期待地觉得自己能赢。

唯有一人例外。

蔺檀看着这熟悉的场地,说不清心中是何滋味。

自那个雪天谢郁棠擡棺跑马地後,一切都变了。

像狗尾巴糖似粘在他身後的谢郁棠,如今着朝服,坐高堂,成了万衆瞩目的接伴使。

曾经跪在这里任他打骂的书童成了临危受命为国争光的功臣。

所有人都在变好。

唯有他……

折扇在蔺檀手心攥紧,硌得生疼。

谢郁棠夺了他的接伴使之位也就罢了,反正那女人和她手中的兵权早晚都是他的。

但苏戮,他决不能允许这个贱种爬到自己头上。

反正大兖已掌握绝对优势,就算这局输了也不至于丢了颜面,他绝没有因个人私怨弃家国利益于不顾。

就这麽说服了自己,蔺檀一个眼色把小福子叫过来,折扇展开挡住两人,终于将在心中盘旋多时的计划低声道出……

北戎使团此番进京自不可能将阿善的战马牵来,而苏戮于公主府当值亦无需用到坐骑,谢郁棠将情况说明,禀了皇帝,差人着圣谕自宫中禁军处调了两匹马来。

骑射对马的配合度要求极高,原是不得用新马的,但事出突然,两人用的又都是新马,倒也公平。

禁军的马匹都是经过细致筛选,身高体重习性品质本就几无差别,又得了指令,最终牵上来的两匹马连步调速度都整齐划一,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

把马匹素质差异对比赛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北戎使团见状便也再无异议。

只是在马牵上来後,阿善却直直朝苏戮位置而去,牵着人家马的缰绳细细打量一圈,衆人原以为他是怕大兖暗中做手脚,想亲自检查,便也没说什麽,谁知他竟翻身上了马。

阿善骑着马跑了小半圈,控马停下,对谢郁棠道:“这马颇合我眼缘,我就选这匹了。”

话音一落,大兖那边自是不满,他们这马的确是公平挑选,谁骑哪匹原也无甚区别,但阿善这态度显然令人不爽。

蔺檀心中一紧,面上却从容笑道:“阿善将军,这两匹马本就没有区别,你又何必非要抢别人的呢?”

“既然两匹马本就没有区别,我选哪匹不都一样?”阿善于马背上居高临下看着蔺檀,“三皇子如此强调“别人”二字,难道别人的马和我的马有什麽不同?”

他这般反将一军,蔺檀脸上也不好看,谢郁棠侧目看去,其实这种场合本不必由蔺檀开口,她心中大概有了些猜测,也不点破,直接吩咐人将这两匹马带走,再由宋振带人重新牵两匹新马来,却被阿善阻止:“殿下,我并无他意,只是真心觉得这马合眼缘而已,一时冲动,还请殿下和世子莫怪。”

“这马我已试骑过,一切正常,换来换去也麻烦,再说天色已晚,大家都等着回去睡觉,咱们就别再浪费时间了,开始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