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陛下偷偷卖了自己私库里的珍宝,才换来的啊!”
“衮衮诸公不管你们死活,只有陛下还在惦念你们!”小太监流着泪嘶喊。
“宰相宁忱截断粮草,想害死你们,是陛下以死相逼,才让他答应派出兵士,护送粮草!”
小太监慢慢滑跪到地上,朝着京城的方向重重磕头,哭得不能自已。
“陛下!陛下,奴婢对不起您啊!大将军,您怎么能就这样走了,陛下还在等您啊!”
“陛下,还在等您啊!!”小太监哭得几乎昏厥过去。
将士们沉默着,有人去揭开那一张张的油布,看着那一车车的粮草,棉衣,眼泪再次打湿脸颊。
有人则看向副将,无声地询问着,那个小太监说的,是真的吗?
朝廷早就不管他们了,只有陛下还念着他们?
是陛下,给他们换来了粮草,给他们换来了棉衣?
副将擦干眼泪,哑声道:“是真的。我早就与你们说过,将军战死,同袍们战死,不是陛下的错。”
他近乎哽咽地道:“陛下一直都在等将军回去,等我们大胜回京。”
“将军说,等他回京,要和陛下一起,肃、肃清朝堂,一、一定要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副将捂住脸,失声痛哭。
将士们沉默着,慢慢的,不知从哪里起,低低的哭声,再次弥漫人群。这一次哭的,不止是边疆将士们,还有一路护送粮草的兵士们。
“那群王八羔子,那群王八羔子!”老兵擦着脸上的泪,气得双手发抖。
“不是陛下的错,那我们该恨谁?”有将士哭着绝望问道:“将军战死了,同袍战死了,我们该恨谁?”
“恨宰相宁忱!恨那些不顾国家百姓的衮衮诸公!”副将愤怒咆哮。
“打上京城!我们打上京城!”
“清君侧!杀了那些奸佞,为陛下清君侧!!”
将士们哭喊着,逐渐汇成一道怒吼:“打上京城!清君侧!”
小太监抹着眼泪去看副将,脸上明显浮现出心动。但他又很快冷静下来,知道不行。
是的,不行。
因为陛下还在京城,一旦将士们从边疆攻向京城,宁忱一定会挟天子威逼天下,让将士们退军。那些退去的敌军,也必然会卷土重来。
到时候,大兴就不只是天灾人祸了,恐怕还会灭亡在外族大敌的铁骑下。
副将也想到了,他和小太监对视一眼,脸上皆是苦涩。最终,两人长长一叹,安抚起满城兵将。
将士们最终也没能打上京城,只有小太监、副将、老兵等人,护送着大将军等人的遗体,一路回京。
看得观众们又难受哭了一场。
因为路途并不太平,副将等人没敢让人快马加鞭回京奏报,即便派人去了,也只会死在半路上,被饥民们吃掉。
直到快到京城时,副将才安排了一队人,先一步往宫中送信。
大战战败,大将军战死。
兴哀帝得知时,神情茫然。他看向大太监,喃喃问:“朕的大将军,回来了吗?”
大太监流着泪跪下,哽咽地道:“陛下,大将军他……回不来了。”
“回不来了……”兴哀帝喃喃着:“怎么会呢?怎么就回不来了呢?”
他脸上缓缓淌下泪水,整个人却无知无觉地依然喃喃着:“他答应过朕,会大胜归来。”
“他答应过朕啊……”兴哀帝喃喃着,恍惚着,他望向殿外那小小一片天空,泪水安静地流下。
他沉默地悲伤,没有嘶吼,没有哭声,只是静静地坐着,任由眼泪流淌。
万念俱灰。
「怎么这么虐啊!怎么能这么虐啊!呜呜呜!」
「兴哀帝已经没有力气哭出声了,他的心都死了。爆哭!」
「其实,得知大将军战死的这一刻,兴哀帝就已经预见到大兴要亡国了吧?所以从此以后,万念俱消。」
「对,就是从这天开始,兴哀帝再也不争了,他任由宁忱执掌朝廷,只是默默做着自己还能做的事。」
「兴哀帝已经知道,大兴必亡,无可挽回。泪目!」
大将军等人的遗体到达京城那天,兴哀帝早早等在了城门外。他垫着脚,不住遥望远方,一如他送大将军出征时的模样。
车轮作响,副将等人带着一辆辆拉着遗体的车,停在了城门外。副将翻身下马,和小太监等人一起,就要跪下叩拜兴哀帝。
兴哀帝伸手阻拦,对着他们轻轻摆手,转头望向那一行车队。
小太监率先明白了他意思,哭着在前面带路,领他去看大将军的遗体。
因为做了防腐处理,大将军的尸身保存得还算完好。兴哀帝轻轻揭开白布,看见了他死不瞑目的眼睛。
小太监哭着道:“大将军,至死都在望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