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洪荒:洪荒演义 > 第296章 紫霄重聚圣议归墟演道胎(第1页)

第296章 紫霄重聚圣议归墟演道胎(第1页)

归墟的痕迹,已非伤痕,而是常态。

“盘古号”残破的巨舰,如同被遗弃在时光废渊的金属骸骨,在冰冷死寂的深空中无声滑行。舰体遍布着空间裂缝切割留下的、如同巨大蜈蚣般的幽暗伤痕,洪荒玄铁扭曲断裂的断面闪烁着不祥的微光。舰内,时间乱流留下的创伤触目惊心:指挥席旁,一滩早已干涸的暗褐色血迹旁,散落着几缕枯槁如老人银丝的长,不远处却丢着一件染血的、明显属于幼童的破烂衣衫。幸存的船员蜷缩在角落,眼神空洞麻木,如同被抽干了所有生气的木偶。宇宙的“褪色”仍在继续,深空望远镜传回的画面里,最后几颗遥远的河外星系核心,如同风中残烛般明灭不定,最终彻底融入那片吞噬一切的、永恒的灰暗幕布。背景光的彻底消失,让虚空呈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的空洞。

然而,在这万物归寂、法则崩解的深渊之中,存在着一处……绝对的“异数”。

无前无后,无上无下。

非空间可定,非时间可量。

此地,唯余“道”之本身。

紫霄宫。

它并未“坐落”于某处,而是如同宇宙寂灭前最后一道不灭的烙印,静静悬浮于归墟浪潮的核心。宫阙本身并非金玉造就,而是由无数明灭不定、流转不息的先天道纹编织而成。这些道纹时而化作巍峨宫墙,琉璃瓦流淌着混沌初开时的清光;时而散作漫天星斗,演绎着生灭轮回的至理;时而又凝成古朴蒲团,散出亘古长存的寂寥气息。整座宫殿仿佛介于虚实之间,是大道法则在终极寂灭前最后的具现与坚守。

此刻,紫霄宫那由无数道痕交织而成的宫门,无声开启。

门内,并非殿宇,而是一片……无垠的混沌道海!

海面并非波涛汹涌,而是平静如镜,倒映着上方不断崩灭又重组的宇宙虚影——星辰熄灭的余烬、空间裂缝的幽痕、时间乱流的残光……如同破碎的万花筒,在这片混沌道海中沉浮、湮灭、又于湮灭的刹那,被某种至高的力量强行收束、凝练成一丝丝蕴含生灭真意的……道痕流光。道海深处,隐隐可见地火水风四大先天元素,如同被驯服的洪荒巨兽,在混沌中沉浮、轮转,维系着这片方寸之地的根本法则。

嗡!

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道海中央,那唯一的、由混沌气流自然凝聚而成的古朴蒲团之上。

鸿钧老祖。

他并非“降临”,更像是……亘古便存于此,是这片混沌道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身形似虚似实,非老非少,一袭朴素至极的灰袍,仿佛由最原始的混沌之气织就。他的面容模糊不清,仿佛笼罩着一层流动的道韵薄纱,唯有一双眸子清晰可见——那并非凡俗之眼,而是由两个缓缓旋转、包罗万象、演绎着宇宙生灭轮回的……混沌旋涡构成!漩涡深处,倒映着“盘古号”在深渊挣扎的残影,倒映着无数星系熄灭的灰烬,倒映着三千魔神在归墟劫波中咆哮的轮廓……无量劫数的信息,如同冰冷的洪流,在那双混沌之眼中流转、沉淀。

他端坐蒲团,身下的混沌气流如同温顺的坐骑。没有言语,没有动作。仅仅是他存在的本身,便仿佛是整个正加滑向归零的宇宙中,唯一恒定不移的……道标!一股无法形容的、包容万物又脱万物的宏大意志,如同无形的涟漪,瞬间抚平了紫霄宫内因外界寂灭而产生的细微道痕涟漪。

随着鸿钧的“显化”,混沌道海深处,几处道痕流转最为密集的核心区域,空间(如果这个词在此地还有意义的话)微微扭曲。

嗡!嗡!嗡!嗡!

四道身影,几乎不分先后地凝聚成形。

太清老子,身影缥缈,如同水墨画中走出的灰影。他盘坐于一尊同样由混沌气流凝聚的、缓缓旋转的阴阳太极图上。太极图清光流转,定住周遭翻涌的混沌气流。老子面容古井无波,眼神深邃如同蕴含了万古星空,倒映着外界宇宙归零的景象,却无悲无喜,只有一种洞彻生灭的漠然。手中那根扁拐随意横放膝前,拐头一点混沌毫光微微闪烁,仿佛在推演着某种越劫数的可能。

玉清元始,身形凝实,端坐于一片由道纹演化的、绽放着万朵金莲的庆云之上。庆云流转,璎珞垂珠,散出威严堂皇的气息。他面如冠玉,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寒霜,目光锐利如电,穿透混沌道海,冷冷地扫过外界那崩灭的星河,最终定格在某个方向,眼神中带着一丝冰冷的怒意与……难以言喻的沉重。手中玉如意光华内敛,却隐隐散出镇压诸天、厘定秩序的恢弘道韵。

通天教主的身影最后一个凝聚。他并未端坐,而是立于一片翻涌激荡、由无数细小剑形道痕组成的混沌剑云之上!剑云之中,隐隐有四道贯穿生灭、散着无尽破灭杀伐之气的恐怖剑影沉浮不定——诛仙、戮仙、陷仙、绝仙!通天的身形挺拔如剑,青袍猎猎,但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却再无往日的凌厉与不羁,只剩下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与……一丝难以察觉的、如同孤狼般的茫然。他紧抿着唇,眼神深处残留着万仙阵破、截教覆灭的惨烈红光,以及最后时刻欲重开混沌却被阻止的疯狂余烬。当他出现时,玉清元始的目光如冰锥般刺来,带着毫不掩饰的斥责与疏离。通天与之对视一瞬,随即猛地移开视线,青筋在额角微微跳动,身下的混沌剑云骤然翻涌,出一阵低沉的、充满戾气的剑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嗡!

道海另一侧,金光乍现,梵音轻鸣。

接引古佛盘坐于一方由混沌道纹凝聚的十二品金莲之上。金莲光华略显黯淡,莲瓣上流转的佛光也带着一丝沉重与悲悯。接引面容悲苦,双目低垂,掌中托着一枚虚幻的、不断生灭的佛国,佛国内亿万生灵虚影在归墟劫波中挣扎、消散、又于佛光中艰难重生,演绎着渡尽苦海的宏愿与劫数难逃的无奈。他的气息最为宏大,却也最为沉重,仿佛承载了整个佛门在寂灭中的因果。

准提佛母立于接引身侧,足踏一朵略显虚幻的七宝妙树虚影。他手持加持神杵,宝相庄严中带着一丝掩不住的焦急与机变。目光如电,扫视着这片混沌道海,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在计算着某种微妙的平衡。他身周的混沌气流隐隐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试图凝聚成新的、更稳固的“缘法”之线。

最后出现的是女娲娘娘。她并未端坐,而是立于道海边缘,素手轻扬,指尖流淌着丝丝缕缕的造化清光。那清光如同灵蛇,在混沌气流中穿梭、勾勒,竟艰难地凝聚出几片微小的、不断生灭的息壤碎片和一道虚幻的、流淌着淡蓝色生命气息的水流(黄河虚影)。她看着那几片在混沌中顽强挣扎又不断破碎的息壤,秀美的脸庞上笼罩着化不开的悲悯与哀伤,仿佛看到了洪荒万灵在归墟中挣扎湮灭的缩影。当她看向鸿钧时,眼中带着无声的询问与恳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