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拂了一身满 > 第74节(第2页)

第74节(第2页)

&esp;&esp;先前为二人所鄙薄的小太后便安坐于御案之后,没人敢抬头看她的脸,只恭敬下拜行跪礼;她默了半晌方才淡淡说了一句“平身”,随后也并未叫人赐座,可跟素日对待重臣的态度大不相同。

&esp;&esp;“两位将军远来金陵舟车劳顿,说来着实辛苦,”她终于开了口,声音却是微凉的,“只是南渡以来民生多艰,孤已亲口说了宫中用度一切从简,今次便不专程为两位备接风宴了。”

&esp;&esp;这番托辞寻得颇为得体,实际谁都知晓这是她在当众下两位节度使的脸面,群臣百官都会知晓他二人触了太后的霉头,对他们的态度也就不会多么热络。

&esp;&esp;施鸿心里憋了一口气、不甘就这么被一介女流骑在头上作威作福,此刻先顺势说了几句客气话,后又作语重心长貌,道:“臣自知德薄才疏身无寸功,不敢忝颜而食分外之禄,亦深知国难当头朝廷不易,故斗胆为计欲为太后与陛下分忧……”

&esp;&esp;话接得漂亮,上首的太后却不发一言,他狠了狠心,继续道:“前之奏表想已达览,臣之所虑绝无私心——岭南五府系边防重镇,自我朝始立便负威慑南境之责,然太清以来粮饷吃紧,军中将士常无米下锅无矛可执、与绥靖部族交战多是伤亡惨痛,臣每视之未尝不扼腕痛惜……”

&esp;&esp;“而若朝廷下释粮饷征收之权,军中所需当即齐备,戍边卫国再无后顾之忧,全军上下必可戮力同心为我朝再铸铜墙铁壁——臣深知钟氏之祸为天下所忌,亦绝无拥兵自重以下犯上之心,诚请太后开张圣听、下派刺史督办五府军政财务,臣必事事上达无一欺瞒,如有所违提头谢罪!”

&esp;&esp;语罢“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伴着“提头”二字更显得骇人,杜泽勋心中一跳也跟着下拜叩首,恳切的模样仿佛真是经天纬地流芳千古的仁人志士。

&esp;&esp;宋疏妍轻轻一勾唇,心说这两人谋算得还真是颇为细致,连下派刺史之事都替她打算好了——下派刺史能有什么用?诚然初时可做她之耳目督查几镇军政,可时日一久却难免被收买威胁,一旦事情有变更会头一个被这些骄兵悍将杀来祭旗,最终能奉命守节的能有几个?

&esp;&esp;“爱卿思虑周详,倒显得孤见识短浅了,”她声音更凉几分,凤阳殿内侍奉的宫人心里都有些打怵,“不过依卿之言,若两镇财权不得下释、节度之军便不肯戮力同心戍边卫国了么?”

&esp;&esp;这一句问得犀利,施鸿杜泽勋双双叩首高呼“不敢”,宋疏妍则面无表情,语气变得越发严厉:“施卿既言‘钟’之一字,便当知而今离乱祸根何来,七方节度本已手握重兵高官显爵,若再贪求其他便是奢心妄念、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esp;&esp;一个“诛”字正与此前“提头”二字相和,虽不像施鸿说得那般激昂、却也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跪在地上的两人闻之双双身躯一震,却未料小太后竟将话说得这般不留情面无可转圜。

&esp;&esp;“孤也知道你们的日子难过……”

&esp;&esp;忽而她又话锋一转,语气亦随之平和起来,帝王心术在乎恩威并施,她确将先帝授与她的一切都学得极好。

&esp;&esp;“如今制科方罢、朝廷已决意施行新政,富民之后国本可固,届时各方军需自也能足额下拨——诸位爱卿皆是为先帝所信的两朝重臣,想来必也能够体谅孤与陛下的难处……”

&esp;&esp;这是打一巴掌又给一颗甜枣,轻飘飘几句话便要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施鸿暗暗攥了攥拳、心说自己还真是小瞧了这个女人,头上戴了如此一顶沉重的帽子,却是连申说坚持的余地都难再有了。

&esp;&esp;“臣……”

&esp;&esp;他还欲再辩,上首的太后却已神情不耐地摆了摆手,秀眉微蹙间只差把“休要不识抬举”六个大字写在脸上,俄而又冷冷道:“两位爱卿远来辛劳,大可在新都多住上一段时日,待时候到了……再来同孤辞行吧。”

&esp;&esp;这最后一句话的意义十分深奥,仔细品来像是有要将他二人扣在金陵不放的意思,施鸿与杜泽勋各自沉默地从凤阳殿中出来,本就被神略军吓掉一半的武勇此刻只剩下两三分了。

&esp;&esp;“鹏达,这……”

&esp;&esp;杜泽勋已是六神无主,唯恐太后果真动了杀伐之心,届时即便可以南境形势相搏、他二人的生死命数也还是被牢牢抓在他人手中;施鸿同样有些乱了,犹疑惶恐间又见御道远处行来几人,定睛一看乃是当今五辅,为首者一身紫袍冷眉肃目赫然正是颍川侯,落后其一步的那位目光含笑神情微妙、便是阴平王卫弼了。

&esp;&esp;二人皆一惊,连忙匆匆拱手欠身向几位上官行礼,君侯步伐不停、很快便越过他们向凤阳殿而去,其余几位辅臣同样与他们无话;唯独阴平王应声止了步,看到杜泽勋还亲切地同他寒暄了几句,接着目光隐隐看向君侯离去的方向,微微抬高声音道:“季茂与本王应也有多年不见了,今晚若是得闲、倒可至我王府一叙……”

&esp;&esp;这番示好于二人可真是救命稻草,杜泽勋受宠若惊地对卫弼一揖到底、连忙应道:“承蒙王爷不弃,下官一定到、一定到。”

&esp;&esp;施鸿一见也赶紧暗扯同僚衣角示意他为自己引荐,阴平王来者不拒一并和煦地拍了拍他的肩、随后方才笑着大步离去;两人目送五辅踏入凤阳殿宫门,对视时各自的目光都微微深了。

&esp;&esp;

&esp;&esp;当晚阴平王的确设宴款待了施鸿杜泽勋。

&esp;&esp;他毫不避讳,王府之内灯火辉煌笙歌不断,洛阳派的官员去了不少,明明此前都持观望态度不敢对两位节度使示好,如今却又无所顾忌地同席畅饮了。

&esp;&esp;卫府将消息传回扶清殿,当夜的宋疏妍实是一夜无眠——今早凤阳殿内一番叱咄究竟有几分虚张声势她自己最清楚,南境形势之险更无法不心知肚明,岭南剑南二镇只是一个引子,若她无法及时掐灭这火苗其余五镇立刻便会蜂拥而至闹着跟朝廷讨要财权,届时割据分裂之祸必将来临。

&esp;&esp;……可她已经力不从心。

&esp;&esp;许宗尧和李赋在地方州县的检田点户之事办得十分不顺,江南势力盘根错节、层层遮掩官官相护,几座小山丘里就能翻出一本厚实的糊涂账,甚至有人直接与官府对抗、还在推搡间将一位检田吏打成重伤。

&esp;&esp;她知这些豪强胆敢如斯放肆必是背后有所倚杖、甚至泰半还与她的母族宋氏相干,单凭许宗尧他们这些资历尚浅的文官绝不可能成事,最终的结果恐怕还是要动兵——她手中又有多少筹码?唯一肯毫无保留为她遮风挡雨的从来只有那人一个,可他身上的担子已经太多太重,她不可能在战事之外还同时让他收拾节度使和新政两大要命的烂摊子。

&esp;&esp;他是孤立无援的。

&esp;&esp;而她……两手空空。

&esp;&esp;没顶的倦意忽而倾泻,帝宫之外广阔的天幕漆黑得没有哪怕一颗星斗,太后年轻的面容美丽却又毫无生机,唯独苍老的目光可在此刻投向高不可攀的宫墙之外。

&esp;&esp;那里……是她从未亲眼见过的颍川侯府。

&esp;&esp;同样的夜晚,方献亭左右亦是无人。

&esp;&esp;阴平王府热闹的宴饮舞乐传得几条街外都能听见,相比之下侯府实在静默得有些萧条了;他也知道卫弼今夜缘何摆出这样的阵仗,无非是在提醒他早做决断与之联手,否则便要与施鸿杜泽勋走得更近、将南境两镇都圈至自己治下。

&esp;&esp;“你既看得如此明白,如今又因何犹疑不决?”

&esp;&esp;方氏在金陵的府宅虽是新建、但制式构造却大多参照长安旧邸,这是下面人办事的巧思,于受用者而言却不知是忧是喜;后园中修了一座与父亲自绝那晚极为肖似的石亭,此刻他独坐其间恍惚又听到烫酒的小炉发出吱吱的声响,一侧首,父亲便在身边这般严厉地问他。

&esp;&esp;“你这人……”

&esp;&esp;他尚未来得及答、却听一道熟悉的声音打断了对方,抬目一看才见是母亲从石亭的另一边行至父亲身侧坐下,神情嗔怪栩栩如生。

&esp;&esp;“才说后悔过去待他苛刻,如今一见老毛病又犯了……”

&esp;&esp;说着抬手要为父亲倒水,石案上的酒炉倏尔消失,杯盏内只有一片淡淡的茶香。

&esp;&esp;“不许喝酒了,你的伤还没好呢,”母亲又对父亲板起脸,过片刻大约又想起他当初独酌服毒之事,眼眶随即泛起一阵红,“……以后都不许再喝。”

&esp;&esp;父亲是一贯拿母亲没法子的、何况此刻她又要哭,于是只好一边叹息一边轻轻揽住她的肩膀,轻声哄慰:“不喝了,我都听你的……”

&esp;&esp;母亲对这话大约是满意的,但还是继续以袖遮面假哭了一阵,泰半是拿捏父亲的手段、其实并没有什么眼泪,过一会儿又耍蛮道:“那你也不许再逼贻之——他很累了,你便让他喘一口气……”

&esp;&esp;这回的招式却不甚管用,父亲的目光重又落回他身上,语气格外幽深,说:“所以他才需要助力——水无常形人无常态,卫弼不会永远是你的敌人,现在你需要他。”

&esp;&esp;“可是疏妍呢?”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