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菜地里更是葱茏一片,黄瓜架和豇豆架上每天摘下来的菜根本吃不完,青椒、小红椒和茄子也都一茬茬地成熟。在石墙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的扁豆藤,也结出了紫红色的豆荚。奶奶和外婆还在南坡上点了几窝南瓜和冬瓜,瓜藤爬了一地,绿叶间静悄悄地躺着十几颗半绿半黄的南瓜和粉绿的冬瓜。
&esp;&esp;八月底苗老师的教学终于告一段落,上十天时间里,七宝已经学会了独立上厕所,能够分清左右脚的鞋子,会穿裤子脱裤子,知道根据老师的指令做事等等。佳慧还在帮她和苗苗洗澡时,给她们普及安全知识,包括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小背心和小短裤挡住的地方不能让人碰等等。家里奶奶和外婆也早就把七宝上学的小被子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等开学。
&esp;&esp;冯小河早就提前报好了名。乡下上学不用求人,让他和佳慧都大大松了口气。开学那天,他开着车,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往镇上走的时候,明显感到佳慧有一点紧张。趁两个孩子在后面聊天,他悄悄笑佳慧,“不会吧?上幼儿园还紧张?我看七宝都还好呢。”
&esp;&esp;佳慧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这男人,他知道什么!上辈子,他女儿上个幼儿园可是足足哭了小半年!每次都是佳慧送过去,每次都要看孩子在门口哭得撕心裂肺。这种体验她受够了,这辈子说什么都要让冯小河也经历几次!
&esp;&esp;“宝啊,别担心,你去就是吃个早饭,跟同学们玩一玩,然后再吃个饭睡个午觉,妈妈就接你了,知道了吗?”佳慧觉得自己越活越没出息,但又忍不住要碎碎念,“哦对了,睡完午觉还能吃小点心。唉,我都想去上幼儿园了。”
&esp;&esp;“还有小点心吗?”七宝果然激动了,问苗苗:“姐姐,有糖吗?”
&esp;&esp;“没有,有小饼干,有苹果。”苗苗很资深地回答。
&esp;&esp;佳慧从后视镜里偷看七宝,就见她很老道地点了点头,说:“吃完饼干妈妈就来接我了。”又补充,“就来接我跟姐姐了。”
&esp;&esp;“是啊,所以你……”佳慧迟疑了一下,说:“你不要害怕哦。”
&esp;&esp;冯小河很不赞同地看她一眼,佳慧心虚地闭了嘴,就听七宝说:“我不害怕。我怕的时候就去找姐姐。”
&esp;&esp;“不行哦,姐姐是太阳班的学生,你在星星班,你不要随便去找姐姐,出教室门一定要提前告诉老师,知道吗?”
&esp;&esp;七宝点头,“那我害怕的时候,就坐着不动,等你来接我。”
&esp;&esp;这也是佳慧教过的,在外面迷路了,要在原地不动,等大人来找她。佳慧颇感欣慰,还要再嘱咐两句,冯小河忍无可忍地打断了她,对七宝说:“我姑娘真棒!做得非常好!等会儿门口可能还有些小孩儿会哭,别理他们,那都是些胆小鬼!”
&esp;&esp;车在幼儿园附近停下,门口熙熙攘攘,全是送孩子的家长。隔着老远就听见哭声震天,佳慧都有点不想再往前走了。但不送也是不行的,冯小河抱一个牵一个,她还得拿两个孩子的被窝。一路就见好几个孩子在家长怀里哭闹踢打,“我要回家”的哭嚎声充斥在耳边,看了又好笑又让人心疼。
&esp;&esp;七宝倒是没哭,她被冯小河抱在怀里,瞪着大大的眼睛,神情凝重地左看右看。等到了教室门口,老师把门打开一条缝,一个老师接过被子,另一个老师笑呵呵地来抢孩子,手法相当娴熟迅捷,一看就有充足的对付新入学崽子的经验。佳慧赶紧露出大大的笑脸,还没来得及跟七宝说再见,门已经迅速合上了。惊鸿一瞥中,她看到七宝似乎想回头,屋子里还有好几个孩子,正坐在小椅子上咧嘴大哭。
&esp;&esp;“我说什么来着?”冯小河教育佳慧,“不看看我姑娘是谁,那是一般人吗?你看她哭了没有?”
&esp;&esp;佳慧牵肠挂肚,还想去门缝里瞅瞅,被外面的保安大叔大声喝斥:“那两位家长,送完孩子赶紧出去!这是第一天,下次就在门外接送了啊!”
&esp;&esp;佳慧忙和冯小河点头哈腰地解释,还有一个孩子没送到教室,这才赶紧送苗苗去了三楼。
&esp;&esp;楼梯上满是来来往往的人,从他们的神情就可以看出,这都是大班幼儿的家长们。因为每个人的表情都相当地轻松,简直可以说是喜气洋洋。熬了一个暑假呢,好容易把家里的小魔王们交回老师手上了,家长们终于解脱了呀。而一楼那些送完孩子还在四处徘徊的人们,则毫无疑问是刚入学宝宝的家长。他们的神情无不是忧心忡忡,有两位奶奶还抹起了眼泪。
&esp;&esp;佳慧下楼的时候,最终还是没忍住,躲到一楼教室窗户那儿,小心翼翼地朝里看。就见一群小萝卜头里,有哭的有喊的,有紧紧粘在老师屁股后面的,个个哭得鼻涕老长。只有她女儿,也没哭也没闹,正坐在桌边很认真地玩一个玩具。
&esp;&esp;冯小河也凑了过来,在看到女儿的表现后,他斜睨着佳慧,趾高气扬地从鼻子里发出一个音节:“哼!”
&esp;&esp;佳慧:……
&esp;&esp;在保安大叔的再一次喝斥中,她跟着冯小河朝外走,心里很欣慰,同时又有一点遗憾:这狗男人!运气也太好了吧!怎么轮到他的时候,孩子就不哭了呢?
&esp;&esp;种香菇
&esp;&esp;傍晚的夕阳照在半坡上。菜地里,一位老人正站在?番茄架间,把红红的小番茄逐个摘下来;晒谷坪上,另一位老人则认认真真地扫地。“刷——刷——”,竹扫帚划拉着水泥地坪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传出很远。
&esp;&esp;一辆车在?院门前?停下,佳慧打开车门,两个小可爱蹦蹦跳跳地下了车,冲进?院门。前?面的小短腿隔着老远就娇娇地喊:“大太太!”
&esp;&esp;老人从番茄架前?抬起头,脸上满是惊喜,“哟!我七宝上学回来啦!苗老师也回来啦!”
&esp;&esp;她提着菜篮子从菜地间穿过,走到小路边,给两个孩子每人喂了一颗小西红柿,在?仔细打量孩子们之后,奶奶又一次发出了夸张的惊叹:“这?是小红花吗?哎哟,怎么贴了这?么多小红花!我来数数,一,二,三,三朵小红花!苗老师也得了两朵小红花!哎哟哎哟,不得了!小太太,你快来看看哟……”
&esp;&esp;奶奶陪着载誉归来的二人组上了半坡,果不其然,晒谷坪上的外婆正等在?台阶旁,迅速送上了第二波彩虹屁。既然她们的吹捧是如此情真意?切,两个孩子当然越发要行事乖巧。苗老师自豪之下,率先拿出了作业本,端坐在?大樟树下的小桌边,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再去玩。七宝也跟在?姐姐后面,拿出两张草稿纸,哼哧哼哧地在?上面涂了很多圈圈叉叉,表示自己也有认真写作业。
&esp;&esp;不过幼儿园大班的作业实在?太少,苗苗很快写完了。两个孩子享用了今日份的蛋糕后,意?犹未尽,觉得很应该在?学业上再努力一下,这?样才能在?以后赢得更多的荣誉。于是苗苗拿出小黑板,在?上面用力写下了今天学的字母aoe,对七宝和?两位太太进?行了教学。
&esp;&esp;“啊——”苗苗用小竹棍指着字母教。
&esp;&esp;“啊——”对面的七宝坐在?小椅子上,手背在?身后,很认真地学。大太太和?小太太则不是很专心,一边跟着练习,一边抽空择菜。——晚上吃饭的人多,姑爹一家?都要来,她们得早作准备才行。
&esp;&esp;这?天晚饭吃得迟,上灯时分冯小河和?姑爹他们才从厂里回来,散发着木屑味道?的五个人先去洗了手脸,这?才坐到厨房的餐桌边吃饭。饭前?例必又问了两个孩子在?学校的情形,并奉送若干夸奖。孩子们脸上的小红花,到现在?还不肯揭下来,这?可是官方?盖戳认定的,要等佳慧郑重地拍过照片后,才能小心取下,贴到佳慧制作的表格中。以后数一数表格里的小红花就能知道?,她们这?学期得到了多少奖励。
&esp;&esp;晚饭奶奶炕了小鱼儿,一指长的小杂鱼洗净后,一条挨一条地整齐码放在?锅里,用小火慢慢煎,煎到两面焦黄才盛起来,嚼着吃又酥又香。七宝埋头苦干三条小鱼,又用嫩嫩的炖鸡蛋拌饭,吃了一大碗,这?才心满意?足地拍拍自己的小肚皮,说:“饱了!”
&esp;&esp;吃完晚饭,姑姑邀请苗老师回家?住几晚,“都在?大妈这?里住一个暑假了,也要回家?住几天嘛。爷爷前?两天都说想?你了。”姑姑情真意?切地劝苗苗,姑爹在?旁边适时作出幽怨的神情,“是啊,感觉好?久没?有见到我们苗儿了。”
&esp;&esp;佳慧知道?这?是姑姑怕孩子总住这?里,给自己添麻烦,忙说:“接回去干什么?明天还上学呢,一起接送还能省个人工,再说她俩回家?也是个伴儿。等过几天不忙了,我再带她俩回村里玩几天。”
&esp;&esp;奶奶也跟着把苗老师一通猛夸,对她认真细致的教学给予很高评价。佳慧听说后又奖励苗苗一朵小红花,姑姑和?姑爹便没?再说什么。倒是文琳笑道?:“妈,我也情愿在?大嫂家?住,这?边比我们村里干净,没?有苍蝇,蚊子也少些。咱们村头那?堆牛粪太讨厌了,不是说王家?的牛都卖了吗?怎么牛粪还不除走?”
&esp;&esp;也不怪文琳羡慕。这?边房屋经过改造后,卫生环境确实跟石桥南村不可同日而?语。北面的五格化粪池建好?后,粪便和?污水经过发酵沉淀,先是流经沙石土坑,坑里种着滴水观音和?美人蕉,经过植物根系吸收后,渗出来的水又被?水葫芦等植物二次净化。到这?时,水里已经没?什么杂质了。再流进?排水沟,被?旁边扦插的木槿花墙吸收,基本就不剩什么了。只有下雨时水量充沛,才会有水顺石墙边的排水沟流往小溪。
&esp;&esp;垃圾也是一样,佳慧专门在?菜园一角挖了两个堆肥池,菜叶菜根都扔在?里面发酵堆肥,上面盖子严丝合缝,外婆又打扫得勤,基本杜绝了苍蝇的繁衍。当然因为植物多,有几只蚊子在?所难免,但因为处处通畅很少积水,佳慧又在?坡上种了很多驱蚊草和?薄荷,相比石桥南村,这?里的蚊虫实在?算是很少了。
&esp;&esp;“哎哟,你在?城里呆了几天,就开始嫌弃农村脏了?”姑姑挖苦女儿,又道?:“牛粪是王老二家?的,他们愿意?堆在?树下头,咱们有什么办法?”
&esp;&esp;“琳琳想?过来住,就让她住呗,”冯小河给七宝挟了一筷子空心菜,道?:“晚上挨奶奶睡,又不麻烦什么。”
&esp;&esp;“那?不行,一个两个的都在?这?边住着,现在?都不肯回屋了。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们倒好?!”姑姑抱怨,又嗔怪道?:“都是你大哥大嫂惯的。”
&esp;&esp;“是不怨孩子,”奶奶出面主持公道?,“孩子们爱干净有什么错?这?边亲家?婆婆一天扫三遍屋子,里外抹得通亮。垃圾都倒在?那?下面坑里,有盖子搪着,一点苍蝇都不招惹。我这?里住惯了,别处也觉得腌臜。”
&esp;&esp;文琳立刻道?:“妈,听到了吗?外婆都嫌咱家?脏了!”
&esp;&esp;“我可没?这?么说!”奶奶瞪了挑拨离间的外孙女一眼,又说:“你妈又不懒,天天也扫屋子。就是村里有些姑娘婆婆们哦,有那?个打麻将的时间,垃圾都堵到家?门口了,也不肯扫一扫铲一铲!”
&esp;&esp;“我们村里什么时候也像大哥大嫂这?边就好?了,”文琳叹气,“茅房有盖子,垃圾也有盖子,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多好?!”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