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重生之山村人家 > 第15节(第1页)

第15节(第1页)

&esp;&esp;佳慧想?到过两年就会迎来的美丽乡村建设,鼓励道?:“会的会的,你放心,过不了多久,石桥南村也会变干净整洁的,到时候比咱们这?边更好?看。”

&esp;&esp;文琳对这?个前?景可是并不乐观,噘嘴道?:“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哦!”

&esp;&esp;不过她也并不担心,因为她马上就要回学校了。过完大四这?一年,她多半也会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然后在?城市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这?也是每个农村孩子的梦想?。通过读书离开那?个有着牛屎味的村庄。

&esp;&esp;要很多年后,经过漫长时光的沉淀,故乡才会在?记忆中逐渐变得美好?起来。

&esp;&esp;香菇厂的各种原料终于粉碎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他们要着手制作香菇棒。这?一次,连奶奶和?外婆都挽着袖子亲自上阵了。胡春平当初购买的那?套半自动的设备,能够完成?从搅拌到制棒的全?部工序,给他们省了很多麻烦。姑爹和?冯小河按照一定比例,把木屑、麸皮加上石灰,有时还要根据湿度加上糖化水,放进?搅拌机进?行搅拌。

&esp;&esp;这?时候经验就很关?键,有经验的师傅用手攥一把锯末捏一捏,就知道?该不该加水,该加多少水。冯小河提前?学习了那?么多资料,这?方?面依然要仰仗姑爹,毕竟他才是那?个亲自种过香菇的人。

&esp;&esp;拌好?的原材料经过设备压缩,出来的就是一根根圆筒形的香菇棒。这?时,奶奶和?外婆各搬一个椅子,坐在?传送带顶端,把设备传输过来的香菇棒逐个套上塑料袋,姑姑和?文琳则负责封扎袋口,并把包装好?的香菇棒用推车运送到另一间屋子,呈井字型摆放好?,预备熏蒸。佳慧每天接送完孩子,也会急急忙忙地赶过去加入他们,七个人组建了一个农村常见的家?族式小型加工厂。

&esp;&esp;这?已经比普通农家?制作香菇棒高效且省力得多了。农家?没?有这?种半自动的设备,只能手工拌料、手工往袋里装填原料,拌料和?装填都是有讲究的,拌得不均或填得太松都不行。有了设备,整套制棒工序的效率就很让人惊喜。到文琳回学校的前?一天,他们已经制作完成?了大部分菇棒,接下来就要开始熏蒸消毒了。

&esp;&esp;香菇棒装袋后,必须要及时进?行熏蒸消毒,这?是为了避免培养料感染杂菌。上万支菇棒摆放在?熏蒸的屋子里,外面套上塑料膜,蒙上厚厚的麻布袋,小锅炉有一根蒸汽管道?通向这?里,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蒸气。

&esp;&esp;整个熏蒸过程要持续二十个小时以上,培养料蒸不透、消毒不彻底,菇棒极易感染杂菌,这?一来就废了。而?在?熏蒸的同时,接种室也要进?行密闭消毒,为即将到来的接种作准备。

&esp;&esp;等到熏蒸好?的香菇棒冷却后,就要进?行接种了。接种房过去还要供奉菇神,是严禁闲杂人等随意?进?出的,所有进?出人员都穿着消过毒的工作服,戴着口罩,装备得很严实。所谓接种,就是在?菇棒上打四个接种穴,把菌种塞进?去。当然打穴填种前?后都要进?行消毒。这?工作并不复杂,但也很讲究技巧和?速度,因此姑姑请了几个有经验的村民来帮忙,每天工价一百元。一边是流水线继续制作菇棒,一边是小锅炉熏蒸,一边是十来个人不断接种。足忙了一个多月,才把几万根菇棒的菌种点好?了。

&esp;&esp;菇棒接种后,七天之内不能搬运菌袋,要让菇棒“发菌”,就是菌丝萌发定植的时间。等点种穴的菌丝长得像一团棉花一样,就要解膜通风。接下来,过二十多天要进?行第一次刺孔增氧,还要给菌棒散堆降温,以免烧堆。隔几天还要二次刺孔增氧。

&esp;&esp;何时刺孔何时散堆,这?都不是仅靠书本知识就能应付的。幸好?他们还有姑爹。姑爹不仅自己经验丰富,还丝毫不拿大。碰到他也拿不准的,就叫来同村的大师傅共同验看。有了这?么一个扎实过硬的技术指导,香菇厂的菌棒才总体发育良好?,令人放心。

&esp;&esp;秋收季

&esp;&esp;十月中香菇厂对最后一批菌棒进行接种时,姑姑抽空把稻谷割了。现在割谷子很?快,家家都?请收割机,从?田里一趟开?过?去,脱好的谷子直接搬回家,不像过?去,谷穗割了还要碾压脱粒,碾了还要扬场扬尘。

&esp;&esp;但即使机器如此方便?,也有一些老人会坚持使用人力收割。因为在他们眼里,人的力气是不值钱的,用了还会有,而金钱则不能。更何况机器割谷子,总要在地里抛洒很?多,老人们是看?不得这种浪费的。

&esp;&esp;佳慧的那两块田,机器不方便?过?去,也只能使用人力收割。不过?田小,割起来快,她抽了大?半天时间,一个人就全部割倒了,下午冯小河回来,两人用脱粒机把谷穗脱了粒,搬运到晒谷坪上晾晒,水泥地坪上,铺满了金黄的稻谷。——晒谷坪第一次有了符合它名称的用途。

&esp;&esp;收割完稻谷,人们也不能闲下来。农村里除了春节那几天,没有真正的闲时。地里的庄稼是一年四季需要人侍弄的。稻子收了,要赶紧耕田打耖、挖沟修渠,再种上油菜或小麦。菜地里也要赶紧摘掉秋辣椒、秋黄瓜,种上蒜苗、白菜萝卜等越冬蔬菜。

&esp;&esp;佳慧家因为地少,跟真正的农民?还是有区别的。他们主要是忙菇厂的活儿,等?香菇棒全部进了培养室,冯小河抽时间把两块地翻耕了一遍,洒上了小麦种,地里就没什么要紧活儿了。——今年菜园里的蔬菜种得迟,奶奶舍不得这么早就扯秧子,决定晚些时间再种白菜。

&esp;&esp;前?段时间大?人们太忙,不太顾得上孩子。到这时佳慧才发现,三岁的七宝进入了她的第一个叛逆期。

&esp;&esp;周末不上学,苗苗被接回去走亲戚了,七宝一个人百无聊赖,大?清早就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抠她的小胖脚丫。外婆喊她去厨房吃东西,奶奶让她到院子里玩一会儿,她都?装作听不见。

&esp;&esp;佳慧听到动?静,从?楼上下来了,看?了看?女儿,跟她商量:“再看?五分钟就关电视,行吗?”

&esp;&esp;“不行!”七宝侧躺着,把胖脚丫举得老高,眼睛紧盯着电视道:“我要看?……六分钟!”

&esp;&esp;六比五大?,这她是知道的,但她不知道六分钟那么短。等?佳慧到时间到电视关了,她气势汹汹地从?沙发上爬起来,大?声道:“我要看?动?画片!”

&esp;&esp;“以后我们家上午不准看?电视。”佳慧说。

&esp;&esp;七宝立刻质问佳慧:“谁规定的?”

&esp;&esp;“国家规定的!”佳慧脱口而出。

&esp;&esp;七宝气坏了,国家规定小孩子不能吃冰淇淋,国家规定小孩子上午不能看?电视,国家咋管这么宽呢?她冲佳慧大?叫:“不行!我就要看?动?画片!就要看?!”

&esp;&esp;“不可以,眼睛会近视的哦!”佳慧抱着胳膊气定神闲地看?着她。

&esp;&esp;七宝立刻咧嘴哭了起来,“大?太太,小太太,我要看?电视!”她还使用了新学来的耍赖技巧,往地上一躺,双腿像踩风火轮一样瞎踢腾。

&esp;&esp;佳慧差点没忍住笑,她看?着耍赖的小混蛋,觉得这样的七宝也很?可爱,怎么能这么可爱呢?

&esp;&esp;上辈子,三岁的七宝大?抵是没有这种赖皮的机会的。她很?早就学会看?大?人眼色,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爸爸妈妈会不高兴。在她的童年,家里的气氛一度很?压抑,虽然父母尽力在她面前?露出轻松的神情,虽然他们吵架也尽量避着她,但孩子不傻,第六感会告诉他们,爸妈的情绪很?容易爆发,这时候最好?是老实做人。

&esp;&esp;这辈子的七宝得到了很?多宠爱,虽然这并不完全是件好?事,但佳慧还是乐见其成。哪个被爱过?的孩子小时候没耍过?赖呢?被长辈呵护在身后的童年,才会有柔和而明亮的底色啊。

&esp;&esp;——当然,该立的规矩也还是要立的。

&esp;&esp;眼下,七宝的两座靠山正闻声出动?,朝客厅聚集。佳慧故意板起脸,朝门外的两位老人说:“奶奶,婆婆,你们别管她。”

&esp;&esp;奶奶看?了看?躺在地上哭嚎不止的孩子,又看?了看?脸色不豫的孩子妈,很?明智地把外婆拉走了,“走走走,我们去厨房,让她们娘儿俩闹去。”外婆则心疼地嘀咕:“一点点孩子躺地上,会着凉的呀!”奶奶开?解她:“怕咋的?那是亲妈,又不是晚娘!”

&esp;&esp;脚步声逐渐远去,地上的七宝竭力用更大?的哭声来挽留两位太太,竟然并没有成功,她便?越哭越委屈了。哭嚎声持续了快五分钟,差点把屋顶掀翻,等?渐渐弱下去了,佳慧才走上前?,蹲在她旁边心平气和地问:“你哭好?了吗?”

&esp;&esp;“没……没有,哼!”小人儿抽噎着答。

&esp;&esp;“哦,那你就再哭一会儿,好?吗?”

&esp;&esp;“好?的,哼!”

&esp;&esp;她在每句话后都?缀一个‘哼’来强调气势,奈何哭声消耗了太多体力,所以那个哼也哼得力度不足。佳慧任由?她躺在地上,自己坐回沙发看?书去了。七宝于是又哼唧着哭了两声。——说过?还要哭的,哪怕已经很?累了,一生?要强的女汉子也还是要表示表示的。

&esp;&esp;佳慧差点听笑了,竭力板着脸才稳住了。听到哭声又歇了,她才抬头,“现在哭好?了吗?”

&esp;&esp;“哭好?了。”小人儿自己爬着坐了起来。

&esp;&esp;佳慧把她从?地上抱起来,问:“发脾气有用吗?”

&esp;&esp;七宝一脸的眼泪泡和鼻涕泡,抽抽着摇头。佳慧又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看?,发脾气一点用都?没有。”

&esp;&esp;她给小姑娘擦了鼻涕,又问她:“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看?电视?”

&esp;&esp;“会眼瞎。”七宝回答。别看?熊孩子会耍横,其实心里什么都?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