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受苦了!唉,阁下方才也看到了,那两人对我百般逼迫,此番,我答应他们联手伐秦,也是无奈之举总之,请老将军相信,我与秦国之间,只有利益之争,绝无半分私怨!”
二人你来我往地表了半天的态,很快就熟稔起来。
觑准时机,王翦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表情。
月氏王心中一动,脑中也飞快闪过了各种猜测,忙提醒道,
“老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王翦沉默良久,最后下定了决心,
“身为秦将,这话我本不该说的,但阁下今日救了我和秦军士卒的性命,老夫实在是”
他倾身上前,声音细微得只有月氏王和他自己能听到,
“还请阁下,万万要小心方才那个匈奴人!”
月氏王听完一愣。
方才那个匈奴人,般波?
可这话,为什么会从一个秦国大将的口中说出来呢?
下一瞬,他的面色猝然一变,除非般波竟暗中和秦国有了勾结?
如果是这样,倒能解释王翦为何这么语焉不详了。
怪不得,刚才般波一再恨不得当场杀了王翦和那些秦卒,是担心有人认出他来,导致通秦一事败露吧?
好他个吃里扒外的匈奴人!
很快,月氏王的猜测就变成了现实:
他手下的将领,截到了一封
秦军写给般波的密信。
在信中,秦军主将杨端和邀请对方,今夜前往城外一叙,商议上回说的那件事。
城外一叙,上回,那件事虽只有寥寥数语,已足够让月氏王勃然大怒,恨不得马上让人把般波喊来宰了。
但他终是暂且压下了心头怒火,派出一名与般波身形相像的将领,让他趁夜带人冒充前去,看看对方究竟跟秦人密谋了什么诡计
为报复二凤那个秦国王族子弟对他的欺骗,在获悉王翦押运军粮前来的消息后,冒顿就绞尽脑汁设计了这么一出天罗地网,还亲自去现场估算了每一个伏击的精准布局,算下来已经三天三夜没阖过眼了。
等凌晨终于俘获了这支秦军,他才回到营帐里,拽着那块被摔裂了一角的玉佩,带着报复的快意进入了梦乡。
按照他的计划,当然不会简单粗暴杀了这帮秦人,而是想用他们当人质,来完成自己的下一步目标——
通过不战而胜换来秦国的献城,以此来进一步来击垮秦军的士气。
当然了,如果秦王不在意王翦和这五万秦军的性命,他也不介意天天往城门送他们的首级!
可等冒顿一觉睡到天黑醒来,却听到了一个惊天噩耗:
月氏王已经擅作主张,把秦军的去处和那批军粮安排得一塌糊涂,甚至,他还给王翦松了绑、留对方在军营密谈了一整日!
直到这时,冒顿的后背才惊出一身冷汗,一下想到了自己这个计划中忽略的最大败笔:月氏王。
月氏王他通秦啊,当然会千方百计掩护秦人,甚至,他没准还会趁夜带着那帮秦人,偷袭匈奴和燕军现在岂不是引狼入室了?
冒顿立刻跳下矮塌,急匆匆赶去对方的中军帐,想劝月氏王立刻杀了那帮秦军。
不管怎么说,他们这场伏击也缴获了大批粮食和兵器,就算杀掉对方,会失去获得更大利益的机会,也总比把这些隐患留在军中好得多!
然而他赶来时,已经被月氏王视为座上宾的王翦,恰好也在中军帐中。
对方听了他这话,当场就与他针锋相对起来。
冒顿看着笑吟吟袖手旁观的月氏王,恨不得提刀把他的脑袋割下来,
“大王糊涂啊!如今我三国正联手攻打秦国,您把秦国俘虏视作上宾对待,又用宝贵的军粮供养他们,岂不是要让燕国与匈奴寒心?再者,秦军那四十多万石粮食,早一日平分下去,就能早一日安抚人心呐”
月氏王的面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了,说来说去,不就是想把归他独有的粮食,发给那些匈奴人和燕人吗?
王翦今日与对方相处下来,也算摸清此人的脾性了,他立刻抓住这机会,开口挑拨道,
“听说匈奴穷得叮当响,这趟出征早就粮草不济了,听说你这小子,刚好又是匈奴的大王子,该不会,你所说的安抚人心是假,想拿我秦军的粮食赈济匈奴是真吧?你如此挂念匈奴,莫非暗中与他们还有所往来?”
正所谓听者有意,月氏王闻言,忽地眸光一闪。
前些日子,他确实听人来禀,说瞧见过冒顿与般波暗中会面了
这一刻,他心中唰地升起了一阵潺潺寒意,下意识摸了摸裹着厚裘的手臂。
如今仔细想想,联军伐秦的主意,是冒顿出的,联络燕楚匈奴诸事,也是冒顿出面的。
当时,他力劝自己,能借着秦国和燕楚的激烈矛盾,从中获得一大笔渔翁之利
可是,既然般波暗中早跟秦人有了勾结,那么,跟般波暗中也有往来的冒顿,又岂会是清白无辜的?
万一,他们联手燕国设下这个局,要的不止是秦国的云中数城,还有自己手上这十多万的月氏精骑,而匈奴也想趁机灭掉月氏,才故意在他面前,上演了一出父子反目的戏码
月氏王越想下去,脸色越难看起来。
难怪,在打下了云中四座城池后,匈奴和燕国竟然主动开口,要把这四座城池献给月氏还不是因为,月氏早已是他们案板上的鱼肉,这四座城池,反正最后也会变成他们的!
月氏王阴沉着脸打断了冒顿的话,并让人把他押下去关起来严加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