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8090(第27页)

8090(第27页)

“老医士,你快来看看李将军的手!‘冰而泛红’,恐怕是中了苦酥子的毒!”

一旁的年老医士一听“中毒”,慌忙过来仔细查看李牧发红的手掌,眼中一片迷茫,

“苦酥子?这是何物?”

李世民心中一沉,

“这是一种长在树上的圆状果实,成熟后会变成红色,味道有些酸涩”

医士听完,整个人却愈发迷茫了,

“圆状酸涩是杏子吗?可据小人所知,杏的果实不是红色,也并无毒啊”

李世民见他对“苦酥子”确实毫无概念,只得暗暗猜测,大概,这是一种只在南方湿润温暖之地出产的毒果。

如果是这样,这些连“苦酥子”的名字都没听过的北地医士,自然就判断不出来李牧是中了它的毒,只一味心急火燎按“秋燥肺热”的方子给他“治病”

麻烦的是,李世民自己也不懂该怎么解毒。

而这种到了大唐时期早已销声匿迹的毒果,他其实也从未亲眼见到过。

此物,还是芈夫人从前给他和扶苏,讲楚国王宫一些辛秘往事时,特意提到的——

为了提醒他们,绝不能随意接受旁人赠送的吃食。

据说,这种生长在楚国深山之中的毒果,待成熟后生吃,便会让鸟雀搐急毙命、让牛马断肠而亡。

而人食用后,重则会一日内耳鼻流血身亡,轻则会四肢麻痹陷入昏睡,同时出现“高热不退,手脚冰凉,双手泛红”的独特症状——

这也是方才,他立刻判断出李牧是中了此毒的原因。

不过,前者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但后者说明食用的分量极轻,也许是有药方可解的。

李世民知道,自古兵不厌诈,此事刚好与燕军戎狄突袭边关一事撞上,必然不是一场意外的巧合。

可身为边关重将,李牧的警惕性远远高于常人,绝不会乱食用没见过的野果,而他每日的饮食也会有专人验毒,除非他身旁的人出了问题

李世民眼中透出凝重,放开李牧的手站起来,疑惑道,

“你们,就没给他诊过脉象吗?”

按理说,就算北地医士不知晓苦酥子之毒,至少,也能通过诊脉察觉到有中毒迹象的

老医士闻言满脸羞愧,俯身就往地上一跪,

“回太子,小人和署衙中的其他两名医士,每日都在为李将军诊脉可我等实在才疏学浅,确实未能察觉将军有中毒之兆,还请太子恕罪!”

诊脉之学是何等的高深,像他们这样东一点西一点囫囵自学了些医术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一知半解。

李世民忙把他扶起来,

“老医士不必自责,快快请起!”

他实在没想到,离了王宫后的就医更是如此艰难,在这个医术严重匮乏的时代,连把脉这样的事情,都只有夏无且那种师从扁鹊门人的行家能做到精准无误。

看来,等这一仗打完,得尽快说服南星子,把弘扬医道一事搞定。

他思考一瞬后,先让人再去寻几个精通诊脉的医士,又朝士卒吩咐道,

“去把署衙的人分批召集过来,我有事情要问!”

“李牧竟是中了毒?”杨端和不由勃然大怒,

“此事,必是燕国和那帮戎狄所为,待我上了战场,必不轻饶他们!”

蒙恬却想得更仔细几分,忙问李世民是怎么发现的,又提议,立刻彻查署衙里的随从侍卫。

李世民快速把缘由说了一下,然后解释道,

“城中一位精通诊脉的医士,诊出李将军确有中毒的脉象,而且,当日有士卒在角落发现了踩烂的红色野果我方才已经让人查过了,署衙的人都没有问题,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杨端和是个急性子,立刻目光炯炯地急着追问。

李世民转身拿来一幅画像,

“上个月,有一支上千人的戎狄队伍,突然向东侵扰边民,李牧率军赶跑他们后,救下了一个家人全丧命在了胡刀下的牧民孩子,这是方才,我根据他们的描述画出来的”

这时代,将领行军时,顺手救下几个无家可归的平民孩子,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人救回来后,通常会被派去做点轻省的活计,或者是被收作随从或义子,不管怎么说,总能让他们混口饭吃,顺利活到成年。

而据署衙的人说,李牧救回来这孩子十分机灵,很快就得到了对方的器重,还把他留在身边亲自教导。

画像中的孩子,约摸十一二岁的模样,相貌颇为端正。

杨端和接来看了一眼,立刻蹙起

眉头,

“这孩子的长相哎我说啊,李牧该不会是,救了个胡人的狼崽子回来吧?”

云中一带紧邻草原,本就有不少胡人原住民。

但经过这么多年和中原人的通婚融合,他们的后裔已经渐渐摆脱了胡人长相,呈现出一种处于“胡人和中原人之间”的相貌特征。

蒙恬看完也面色凝重点头,

“这孩子的眉眼,确实与胡人太过肖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