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要稳住,重心放低,这样用力才对……”他嘴里还在说着冠冕堂皇的“指导”,但眼神中却充满了猥琐的、占到了便宜的得意。
杀了你!
这个念头如同血色的闪电般划过塞拉菲娜的脑海!
她只需要调动体内一丝微不足道的能量,就能让这个敢于在她——赤焰女王——身上动手动脚的蛀虫瞬间化为焦炭!
那种来自绝对权力的、毁灭一切的冲动,几乎要冲破她理智的束缚!
但她不能!
她是伊莉娜·科瓦奇!
一个无权无势、必须忍气吞声的底层女工!
她的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身体因为极度的愤怒和屈辱而剧烈颤抖,但她最终还是强行压下了那股几乎要爆发的杀意。
她猛地向前一步,看似是为了更好地操作机器,实际上是挣脱了格里格斯的手,同时,用一种带着哭腔和极度恐惧(真假参半)的声音,颤抖着说:
“工……工段长……我、我自己来……我能行……谢谢您……”
她的声音很小,充满了惊惶,甚至不敢回头看格里格斯一眼,只是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那台冰冷的机器上,仿佛那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
格里格斯看着她那副被吓坏了、却又不敢反抗的样子,发出一声低沉而得意的、令人作呕的笑声。
他知道自己得逞了。
这种新来的、没什么背景的漂亮女工,就是最好的“消遣”。
他也没再继续纠缠,毕竟这里人多眼杂,做得太过火也不好。
“哼,不识抬举。”他丢下这句话,然后慢悠悠地踱开了,留下“伊莉娜”一个人,面对着冰冷的机器,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周围的工人们对此似乎视而不见,或者说,早已习以为常。
这种事情,在这个环境里,恐怕每天都在上演。
没有人会为“伊莉娜”出头,因为他们自己也可能随时成为被压榨、被欺凌的对象。
沉默和麻木,是他们唯一的生存之道。
塞拉菲娜(伊莉娜)强迫自己继续工作,但她的内心却是一片冰冷的怒涛。
这不仅仅是性骚扰,这是一种权力结构最末端的、最赤裸裸的欺凌和压榨,格里格斯这样的人,正是这个腐烂体系所滋生出来的毒瘤,他们利用着手中那点可怜的权力,将从上层承受的压力和剥削,变本加厉地转嫁到更底层的、毫无反抗能力的人身上!
卡尔所承受的,恐怕不仅仅是失去家人的痛苦和政策的不公,还有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如同她刚才所经历的这种、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人格侮辱和尊严践踏。
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份仇恨的根源。也更加坚定了她要将这一切彻底改变的决心。
她的“清算”,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高层。
这些基层的毒瘤,这些造成这一切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恶”,同样需要被连根拔起!
她继续着手中那枯燥而繁重的打磨工作,但她的眼神,却比之前更加冰冷,也更加……坚定了。
每一次推动坯料,每一次忍受噪音和粉尘,都像是在为她心中那份越来越清晰的“清算名单”,添加着新的名字。
在泰坦重工第三零件打磨车间那如同地狱熔炉般的环境里,日子一天天过去。
“伊莉娜·科瓦奇”像所有挣扎在这条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默默地忍受着长时间的劳作、恶劣的环境、克扣的配给,以及像格里格斯工段长那样时不时投来的、令人作呕的骚扰目光。
然而,她终究不是真正的伊莉娜·科瓦奇。
她是塞拉菲娜,是赤焰帝国的创始者和最高统治者。
她之所以能从底层一路披荆斩棘、建立起庞大的星际帝国,依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和铁腕,更有她那远超常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如同超级计算机般精准高效的思维方式。
这种“过人能力”,即使在她刻意压制、努力扮演一个普通底层女工的时候,也如同黑暗中的钻石,无法完全掩盖其光芒,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中,反而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显现了出来。
最初几天,她确实因为身体的不适应和对环境的极端厌恶而备受煎熬。但很快,她那强大的分析和优化能力就开始不自觉地发挥作用了。
她并没有像其他工人那样,仅仅是麻木地重复动作。
在每一次将粗糙的金属坯料送入那台老旧打磨机床、每一次等待指示灯亮起、每一次取出零件进行检查时,她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
她观察着机床每一个细微的震动和声响,分析着不同批次坯料的材质差异对打磨时间的影响,甚至计算着自己每一次转身、伸手、放置零件所耗费的时间和能量。
这个夹具释放有0。2秒的延迟,如果我在上一个循环结束前0。3秒开始准备下一个坯料,可以刚好衔接上……*
C类合金的硬度较高,初始打磨角度增加3度,可以减少15%的二次修正时间……*
传送带的速度似乎略有不稳,在第7和第12个滚轮处有轻微阻滞,放置零件时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角度,可以降低卡顿几率……*
这些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毫无意义、或者根本无法察觉的细节,在塞拉菲娜如同精密仪器般的大脑中,却被迅速捕捉、分析、并转化为了优化操作流程的具体方案。
她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流畅、越来越精准,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步骤。
她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恰当的力度,处理好每一件坯料,甚至还能在机器发出轻微异响时,通过极其细微的操作调整,避免小故障的发生。
她越来越熟练地掌握着操作流程,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流程本身,达到了某种人机合一的、近乎艺术的境界。
其结果就是,在其他工人还在为了完成格里格斯定下的那苛刻的“800个标准件”日产量而苦苦挣扎、甚至不得不通过牺牲休息时间来弥补时,“伊莉娜”的产量却在悄然无声地持续攀升。
一周后,她的日均产量稳定在了950件以上,而且次品率低得惊人,几乎是其他工人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