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银杏看着奚昭,郑重道:“平州相遇时间虽短,但却足够铭记在心,即使你我如今身份不同,但……我们永远都是朋友。”
奚昭闻言有些感动,认真道:“有陛下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此时,有人过来说车马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启程,银杏答应一声,站起身说:“此次一别,下次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奚大人,保重。”
奚昭也站起身,朝银杏抱了抱拳,“陛下也是,千万保重。”
…
使团回京时,秦沭亲自到宫外迎接。
一身红衣,在人群之中格外醒目,奚昭一眼看去就再也移不开。
到了近前,奚昭从马上下来,一步步走上前,在百姓和群臣的注视下,朝秦沭行了一礼,微微一笑说:“娘娘,臣回来了。”
秦沭上前将奚昭扶起来,顺势拉过奚昭的手,轻声说:“回来就好。”
说完,就这么牵着奚昭的手,带她朝文德殿走去。
于是那天,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了,奚昭在太后心里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此后不久,因奚昭出使新吉有功,且救驾及时,秦沭下令擢升她为翰林学士。
依照大燕惯例,翰林学士乃是宰相的候选之人,日后十之八九是要当宰相的,太后此举有何用意,不言而喻。
对此,众人不禁感慨。
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太后宠臣啊。
第100章【番外】元和五年
元和五年。
初春的夜晚,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夜。
次日清早,几只麻雀落在奚昭的窗边,正叽叽喳喳地叫着。
此时,躺在床上的奚昭面色痛苦,正在做噩梦。
奚昭梦到她正在坠落,即将跌进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就要粉身碎骨。
就在她濒临绝望之时,一只手忽然拉住了她,力道不重,却让她十分安心。
奚昭抬头,看见了一个女人。
这时,一声清脆的鸟叫声传来。
奚昭睁开眼。
柔和的日光从窗户照进屋子,告诉她刚才的一切只是梦而已,奚昭却仍心有余悸,望着陌生的房间,胸口不住起伏。
梦中的场景迅速淡去,最后只剩那女人的脸还印在脑海中。
身体异常疲惫,奚昭撑着身子坐起来。
昨日她从赵颉手中逃了出来,跑进了陌生的院子,后遇到了那个女人。
她本以为自己在劫难逃,却没想到,那女人竟真的收留了她。
随后将她带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地方。
这里似乎是一处别院,依山傍水,远离人烟,处处透着不俗之气。
她被那名叫阮春的侍女安置到了这个屋子里,并被着重告诫,她只能在后院走动,没有主子的允许,绝不能去其他地方。
奚昭欣然答应,对她来说,只要有一个安全的庇护之地就够了。
从那时起,奚昭就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经过了几日,奚昭对后院慢慢熟悉。
她发觉这里的下人都井然有序,每个人各安其职,甚至下人们相互之间连话都不会多说一句,俨然一副家规森严的样子。
奚昭心想,那女人的家世果然不简单。
虽然有些好奇那女人的身份,但奚昭却也不想多问。
毕竟她只是一个迟早要离开的外人,没必要了解那么多。
从赵颉手里逃出来*时,奚昭将随身的包袱一并带了出来,于是闲来无事时,奚昭便独自坐在树下看书。
就这样一连过了七日,七日里,那个女人一次也没有出现过,似乎把她交给阮春后就忘记了她。
奚昭觉得这样也很好。
此处清静,无人打扰反而更自在,正好可以让她有时间多看些书准备科举。
奚昭本以为她会一直过这样平静的日子直到离开,却没成想,这天阮春忽然找到她,问她抄不抄得了经文。
阮春:“过几日主子要外出祭祀,要烧些经文,眼下人手不足,需要你帮忙。”
那女人救了她一命,为了报答,这种小事奚昭还是愿意做的,于是爽快答应:“抄得了。”
阮春给她准备了纸笔,并嘱咐道:“祭祀紧迫,只有四日时间,姑娘务必在这之前抄好,千万耽误不得。”
奚昭估计了一下,觉得四日时间刚刚好,答应下来。
就这样,奚昭坐在桌前抄了三日,眼见手边的纸张越来越厚,就快全部抄完时,第四天,奚昭忽然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