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盘臣 > 8090(第2页)

8090(第2页)

他悬着这一抹僵笑,与副统领对了一眼,看着李通涯慢慢坐了上去,老秦又摸了摸边上不敢吱声的矮脚的头,干脆从巷子的一侧去了,巷底的入口,关防的是原本校事处的兄弟,见到他忙让开一条路,老秦微微抬头,从他们身边擦身而过。

听闻李指挥查出了御马监一事的“始作俑者”是胡卿言,打了一份很长的报告,成帝就从床榻上跳了起来,这份报告是直叙,但是所有矛头都指向胡卿言是那个勾结外邦的“始作俑者”,水木之战自请提领先锋,包括漳河岭救驾一事,都有“自导自演”的嫌疑,听闻成帝拖着病体在宫中踱出二里步子,浩然长叹,作为帝王,当年曾经有预见性——

“孤问则聿,此人之前名不见经传,又于洛城从事,会否别有用心,可见当时一问,并非臆测。”

言子邑就想起成帝来小院时,和靳则聿的那番对话。

靳则聿的欲言又止。

靳则聿对胡卿言的那番评价显得很突兀,没有来由。

他向来不是多话的人,现在想来,不是他帝王先有“疑惑”,他也不会有那一番评价。

接着成帝就强撑病体,告知身边的内侍,虽未能复朝,但想见见靳王。

成帝那头还没召见“靳王”,言子邑就把老秦先招到了王府。

——落实王爷的安抚任务。

老秦到了王府,把所有背光的地方都站了一遍,从这个把件摸到那个瓷瓶,就是不给她一个正脸。

让她不能通过面部表情观察实际情绪。

但他把自己知道的细节都补充了一遍,他这几日似乎身不在校事处,但心眼意念都在校事处。

“然后我原本校事处里关着的那三个太监,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放他们出去么?其实他们早招了,他们的令根本不是丢的,是在天园场子卖的,五百两一个令,因为御马监是邢昭和内监提领,邢昭统领,我怕这卖令的事牵扯他监察不严,才把他们扣住,现如今闻说其中一个是宫里胡公公的义子,这个胡公公这次同胡卿言一同查抄王府,在程阆军营里头的时候,当众给胡卿言杀了,这又牵扯了他的干系。”

言子邑这才有空插了一句话:

“也就是说,其实这些线索都在你手上,李指挥这次是‘顺藤摸瓜’。”

“时也势也。”

霈忠猛地转回身,提了一指:

“王妃,你说,李通涯现在能把李兆前他们拖到房东面前认,他胡卿言当日鼎盛,我能把他手底下人都拉来认吗?!”

见他的思路都在“事”上,

“也就是说,是李兆前……去寻的房主?”

言子邑是略微有些疑惑的语气。

老秦听出她的意思,朝她微微昂首:“他们认人的时候,我在那儿。”

“一溜的人,那房主一见李兆前就认出来了……做不了假。”

他两手落在腰间:

“再说王妃,你忘了,胡卿言没发迹前,连个‘将军’都不是,李兆前那时就是个‘兵混子’,小官,有什么名姓?再说老李这种

人,栽赃陷害这事儿,他最不能了……”

言子邑微微一笑。

眼前闪过城门口靳则聿伏听李通涯说话的样子。

不管这究竟是不是“政治谎言”——

李指挥“耿直忠介”的名声,由他来做这个事,确实最好不过。

成帝这么快就接收这个结果,因为这个结果于陛下和靳则聿来说都是有利的。

御马监这事儿,说是胡卿言伙同外邦,引陛下入绝境,再借此救陛下于绝境——那么胡卿言的救驾之功也一并抹去了,陛下杀他也有了充足的理由,也成全了陛下的颜面,靳则聿的清君侧看上去也更为合理。

这事做得太快了。

靳则聿以前只是按兵不动,隐忍不发。

真要动起真格的来。

真是摧枯拉朽。

不带半点拖延。

这样一来——

胡卿言虽变化多端,但想要围绕的东西太多。

比方说他围王府,想在靳则聿的书信上做文章。

现在看来,反而显得过于实事求是了。

刑部大牢——

刑部侍郎亲自把着李通涯的那张轮椅,“逆犯如今在我们这里,或是转至诏狱,或是与御马监一事并案,归入校事处,正要等陛下的旨意,李指挥倒也不用紧着把李兆前等送回来。”

李通涯五指抹了下脸颊,转过脸去,肃然道:“自然要按规矩行事。”

刑部侍郎知道这个城门指挥史向来以“不通情理”著称,也不多言,只点头称是。

落日的光线,从走道顶头的一扇九尺高的悬窗射过来,描着夹得密紧的木条格,斜映在大牢的走道上,与这牢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间牢房和牢房里的人,也笼在这暖光里头,那神态行止,是之前的模样,只是鬓角一片金光……

李通涯也有微微的错愕。

待刑部侍郎挥退了随人,李通涯观察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话:

“陛下让我来瞧瞧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