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整理衣冠,齐齐俯身行礼,目光虔诚,声音洪亮,回荡在大殿之中。
“平身。”
朱元璋倚靠龙椅,挥手示意,语气沉稳而威严。
“谢陛下。”
众人起身,殿内瞬间恢复平静与庄重。
“那是晋王殿下?”
身为左丞相的胡惟庸注视着前方的身影,眸中闪过一丝深思。
“臣有事启奏。”
朱棡上前一步,对朱元璋躬身行礼。
“讲。”
朱元璋望着神色坦然的朱棡,眼中流露赞许之色,随即挥了挥手。
尽管朱棡性格桀骜,但在朝堂之上并未失仪,这让朱元璋颇为欣慰。
“臣镇守太原,守土有责,一心报国,此次击败阔阔帖木儿,草原二十年不敢南侵。”
朱棡微微一笑,谦逊道:“任务完成,恳请陛下收回兵权,望陛下恩准。”
此言既彰显功绩,又不恋权势,令满朝文武皆感佩服。
然而群臣虽有微词,却也无可奈何。
建立显赫战功后,主动交还兵权,若他们仍执意弹劾朱棡据兵自守,必定让朱元璋震怒。
毕竟早前已经弹劾过一次了。
因此群臣便把奏章掖得更紧了些,免得掉落。
“准。”
朱元璋嘴角微扬,满意的一笑意味深长,轻轻点头说道。
“谢陛下。”
朱棡俯身退回到队列里。
“陛下英明。”
大臣们也齐刷刷向朱元璋行礼道。
“我若不收回兵权,是不是就不算英明了。”
不过一向爱钻牛角尖的朱元璋,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光。
“陛下,臣有事上奏。”
就在此时,朱标跨出一步,转身对着朱元璋躬身说道。
“奏。”
朱元璋仍然挥了挥手示意。
“禀告陛下,晋王对国家有功,所以臣请求陛下,让晋王留在京城辅佐朝廷。”
朱标也没多说,直接看着朱元璋笑了起来。
“轰——”
这话一出口,宛如晴天霹雳,顿时引发大臣们的喧哗。
“陛下,臣认为不可!”
只见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率先迈出一步,看向朱元璋躬身道:“晋王殿下虽功劳显著,但藩王留在京城,自古容易滋生嫌隙,恐怕违背祖制,不利于朝政稳定。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臣赞同胡相的看法。”
礼部尚书张筹出列,声音清晰道:“晋王殿下已经赴封地就任,如果长期居住京城,定会引起动荡,恳请陛下三思!”
“还请陛下三思!”
随着胡惟庸和礼部尚书张筹的话音落下,仿佛激起满殿波澜,群臣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龙椅上的朱元璋,整齐地躬身行礼道。
“好一个胡惟庸,难怪老朱非要你死不可。”
朱棡脸上依然平静,但眼中闪过一抹寒意。
胡惟庸在朝廷中的权势,居然已经蔓延到了六部,实在令人细思极恐!
难道依照历史来看,御史台如今也是他的人马了吗?
老朱难道没察觉?
哈哈,想要让人灭亡,必先让他狂妄,毕竟捧得越高,摔得就越惨!
想想看,老朱大概已经开始筹备废除中书省和左右丞相的事宜了,否则凭他的心机,怎么会容忍胡惟庸活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