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标的疑问,朱棡略作沉吟,随后徐徐站起说道:“太平盛世,在我看来,绝非朝廷表面的歌舞升平,也不是史册中的溢美之词。”
“而是这大明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位普通百姓早晨醒来时脸上的希望与平静。”
“是田间稻谷丰收,街巷中欢声笑语,孩子能够自由嬉戏,年轻人得以施展才华,老者能够安享晚年。”
“是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归属,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然而,朱棡随即话锋一转,声音低沉地说道:“可现实呢?我们见到的是穷人愈加贫困,富人愈发富有,劳苦大众辛勤耕耘却依旧食不饱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官府与民众争夺利益。”
“就像洪武初年那些违法的功臣贵族侵占百姓田地,难道这些还不够说明吗?所谓的太平盛世的大明朝,距离真正的盛世该有多遥远啊!”
说完,朱棡轻轻拍了拍手,重新坐在了朱标身旁。
朱棡的话语如同巨石坠湖般震撼了朱标的心灵,他内心顿时百感交集。
“大明需要变革。”
“只有打破旧制,才能走得长远。”
两人再次陷入长久的沉默,朱标才终于站起来,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可是,仅靠我们两个人的力量,真的能够动摇根深蒂固的传统制度吗?”
月光洒落下来,朱棡的嘴角微微翘起,但他依然看着站起来的朱标问道:“那便如你所说,该杀则杀,该除则除!”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峻。
“你就不担心动作太大反而弄巧成拙?”
朱棡依旧抬起头问。
“父亲本是一介平民,尚且能够成为天下之主,那么大明变法,破旧立新,又何尝不可?”
朱标依然坚定地回答。
“即便触怒整个天下?”朱棡继续追问。
“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大明建立是为了民众,怎能与士人共治天下?我要的是大明与百姓共享天下。"
朱标轻握拳头说道。
"不对。"
"不对?"
然而,朱棡却摇摇头,这让朱标稍显疑惑,低下头看向朱棡问:"为何不对?"
"大明立国在于天下,不该与士人共治,也不是与百姓共治,而是与所有人共治天下。"
"为此,即便千秋骂名,大明也在所不惜,哪怕那亘古不变的天!"
朱棡突然站起,周身涌动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气场。
"哈哈,老三,你错了。"
"纵使万世辱骂,我也毫不在意!"
"一世命运即万世命运!"
"那么,就让这亘古不变的天看看,我大明变革的决心,神挡杀神,佛挡灭佛!"
朱标也高声喊道!
"哈哈哈!"
接着,在东宫的屋顶,传来了两阵豪迈的笑声。
御书房。
"大明与所有人共治天下。"
"一世命运即万世命运,即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让这亘古不变的天知晓,我们大明变革的决心。"
朱元璋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持着锦衣卫呈上的奏章,眼底透出一丝深邃。
"那我们就来看看你们兄弟俩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紧接着,朱元璋嘴角浮现笑意,随即迅速收敛,冷冷地吩咐道:"让锦衣卫前往太原,将所见所闻尽报御书房,不得有任何隐瞒。"
"遵旨。"
锦衣卫首领毛骧躬身领命。
气势磅礴的大明皇宫。
雄伟壮丽。
金光闪耀。
雕饰精美。
宫殿巍峨,楼台相连。
一声悠长的钟鸣划破寂静,百官随之步入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高台,头戴黑冠,身披龙袍,虽显散漫,却气势如虹,尽显洪武帝的威严。
“臣等叩见陛下,愿陛下寿比南山,福泽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