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锦衣卫的功能,便是监察天下,监督百官,简单说来就是父亲的眼睛。”
“不过,这并不包括你的隐龙卫,毕竟隐龙卫监察的是国家重臣,即便犯法,也需经过审判才能处置。”
朱标将锦衣卫的职责全盘托出。
“原来是这样。”
朱棡心头的迷惘渐渐消散,点头思索,终于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洪武十五年虽被记录为锦衣卫成立之时,但这不代表在此之前它便不存在或没有雏形。或许那时的锦衣卫只是初具规模,主要负责暗中监控官员。还未发展到后来集情报、执法与军事于一体的庞然大物,也不似后世那样让人闻风丧胆。
作为太子的朱标接触锦衣卫也是顺理成章。毕竟他是皇位继承人,必须对任何可能动摇皇权的因素保持敏感,而锦衣卫显然是对抗潜在威胁的有效工具。
“暗中监视又能怎样?贪官依然会贪,百姓依旧受害,最后还得由朝廷收拾烂摊子,这样做有何意义?”朱棡摇头说道。
“这事儿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即便皇帝有了这些耳目,有了确凿证据,也不能随便抓人审问。一旦让大臣察觉,再想搜集证据可就难如登天了。所以锦衣卫的存在与否其实无关紧要,到现在皇帝也没能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朱标叹息着说道。
“两全其美的办法?”
朱棡饶有兴趣地转过头看着朱标,“为何不问我?”
“哦?你有什么想法?”
听到这话,朱标眼前一亮,立刻看向朱棡,“别卖关子了,快说。”
若是真有这样的好法子却无法清除那些贪官污吏,那朱标真要挥泪斩马谡了!
“废话。”
朱棡翻了个白眼,低声说道。
“你不如公开锦衣卫的身份,向朝廷宣布设立锦衣卫,专门用来监察天下官员。”
“特赐锦衣卫专断之权,可绕过中书省及六部,直取嫌犯,审问无赦,无论皇室勋贵。”
“另设镇抚司,开诏狱,专司捉拿惩处罪臣,不论官阶,一律平等,尽归锦衣卫管辖。”
“圣旨一下,便可拘押囚禁,跳过所有制约,唯皇命是从。”
“设总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使,由长辈统领,称作天子近卫、朝中爪牙。”
“此法既能让贪官无处藏匿,又能警示违法官员。”
“说到兼顾各方利益,世上并无完美之策,我此举只为黎民,而非文武百官。”
“我认为,若权力不能为民众服务,则非真权力。莫因顾虑而令百姓艰难度日。”
朱棡目光微动,转向朱标说道:“要知道,水能养舟,也能覆舟,得民心者方能保大明江山。”
朱标听罢,沉思良久,眼神复杂,内心更是波澜起伏。
这份复杂或许源于些许自卑,面对如此出色的弟弟,怎能不感到逊色?
为何?
不过一番言语,朱棡已然完善了锦衣卫的职责范围,这样的才智,恐怕连先祖都会为此辗转难眠。
但朱标对锦衣卫的认知却愈加明确,朱棡所言属实,锦衣卫监督百官,又何必隐藏于暗?
难道是担心暴露目标?
难道要永远容忍那些贪腐官员?
这自然不可能。
不如将锦衣卫置于明处,让文武百官皆有警醒,戴好紧箍咒,不敢以身试法!
同时,锦衣卫的存在也能起到暗示作用,聪慧的大臣应当能领悟其中深意。
今日的警告已是极限,若胆敢继续触犯王法、挑衅律条,迎接他们的只有锦衣卫的利刃!
------------
“咱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就你最聪慧?”
听罢朱标的评价,朱棡稍作沉思,便回过头对朱标说道:
“你是当局者迷,若给你足够时间,你也定能悟透其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