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天公作美,连续一个月的大晴天,给试飞工作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李干自己也感觉到身体素质提升了不少,有种越飞越强壮的意思。
8月1日这天,李干难得休息了一天,因为这天是建军节。军工厂也过建军节,厂里除了试飞队,还有一个军代处,里面都是现役军人。
所谓军代处,即军事代表办事处,军队向军工生产、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派出机构。
在军工厂里,军代处的职责就是监督生产、检验验收以及代表部队提出建议、要求等。
985厂是小厂,是偏僻山区边缘的“发配地”,但是,该厂的规格是不低的,正厅级的架子,即正师级单位。
军代处处长洪海涛大校正儿八经的正师级干部,和书记、厂长同级别,从空军歼击机师师长的位置上转过来的。
这是一位老鸟。
他仔细研究了李干的试飞报告后,惊为天人,不曾见过如此妖孽。
李干在宿舍里看书,放假了,这年月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试飞员通常要避免进行对抗性剧烈运动,所以厂里举办的篮球赛什么的,没他份。
他干脆窝在宿舍里,捧着那些枯燥无味的专业书籍啃。
一开始,李干大量阅读是为了给自己的海量知识找到一个注脚,你总不能跟武侠小说的主人公那样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夜之间成了顶尖全才。
慢慢地,他竟然看入迷了,越来越喜欢研究那些对许多人来说和天书无异的专业书籍。
入了神。
以至于洪海涛走到窗台前,李干都毫无反应。
洪海涛又被震了一下,因为他发现李干正在看的是英文原版书籍,那蚯蚓一般的字符可不就是天书么。
抬头活动颈部的时候,李干发现窗外站着一个人,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这人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麻布工衣,两鬓发白,脸上的皮肉松弛,老农民一般双手后背,带着微笑。
李干连忙站起来,“师傅,你有事?”
军代处和试飞队两个系统,彼此没有交集,万人的厂子,那就是一个小社会,许多人工作到退休都未见得相识。
洪海涛指了指桌面上的书,笑眯眯地问,“小伙子,厂里可不许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你看的是什么书?”
李干连忙展示,“师傅,这是原版的飞机标准化设计与通用技术,英国佬出版的专业书籍,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书,跟厂里报备过的。”
“你看,上面还有三机部图书室的印。”
李干翻到扉页,展示了红章。
洪海涛一怔,道,“飞机标准化设计与通用技术?写什么的?”
李干看着师傅大概是出来遛弯的工人,当即笑道,“这位师傅,您请进。”
门是开着的,就在窗台边上。
洪海涛背着手走了进来,李干已经拉了一把椅子过来,说,“您坐。”
然后去倒了一杯水过来放在洪海涛面前,随口问,“您是一车间的吗?我经常去一车间,没见过您。”
洪海涛随口回答,“我是修理厂的。小伙子,你这书我一个字符都看不懂,打扰你时间,跟我说说这书到底写的什么。”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试飞队只有李干一个人,平时试飞回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李干很乐意给老工人普及普及世界上先进的技术。
李干想了想,尽量用通俗的说法,他说道,“所谓飞机标准化设计,就是开发出一种能够用在所有飞机上的标准。”
“比如,飞机上线路是不是特别多特别复杂?电路、油路,这两块又细分成十几种线,各司其职,可以说是一团乱麻。设计的时候费劲,生产的时候费劲,维修的时候也费劲。”
“国外的飞机工程师提出了标准化,就是弄一个总线系统,把所有的线都放到里面,分门别类,呃,就像您摆放工具那样,什么工具放哪里,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这个总线系统就是标准,往后的飞机,就全部用这个总线系统,根据飞机的不同,在总线系统上进行调整。”
“这样一来,设计、生产、维修,工序大大简化,而且效率也提高了。最重要的设计,用这种标准化模式设计,甚至可以节约飞机重量和空间。”
……
李干深入浅出用大白话和各种通俗易懂的举例,把这项技术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他基本上是出于不吐不快,有那么一种想要和别人分享自己学习到的新东西的欲望。
却没有注意到,洪海涛整个人都听傻了。
他听懂了,却又没听懂。
在李干的描述下,洪海涛仿佛看到了宇宙级别的飞机研制场面,像堆积木一样研制战机,那,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