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见月 > 6070(第44页)

6070(第44页)

年少那点情意,竟也成镜花水月过去,化作深刻的愧意。

感愧至深,误了陛下,也累了您。

今赴幽州,算是为陛下、为家族略尽绵力,只是还望叔父顾看我阿母!”

苏彦看眼前少年,伸手握他肩膀,“我们都对不起陛下,但大错在叔父,该果断时优柔,该顺和时蛮横,原同你没有太大关系。

你此去幽州,莫负包袱,只一心效力社稷,为家族争荣便可。”

苏瑜埋首,片刻抬起的双目中眸光清亮坚毅,郑重点头,“子檀铭记。”

去病如抽丝。

转年正月下旬,苏彦方彻底清毒。

二月末,可以下榻,然体虚禁不住寒气,无法外出。

直过了三月,到四月中旬时,终于恢复了七八成元气。

而此时建业的动乱也于月初基本平定,唯剩一些扫尾事宜,由建业牧处理即可。

苏彦遂上疏回京。

开年以来,原也有过几回关于公务的回奏,江见月亦是如常回复。

寥寥数句,苏彦总是来回的看。

自然看不到公务以外的话。

她说,“丞相辛苦。”

又道,“卿自保重。”

每一句都是君主待臣子的礼遇,再无其他。

苏彦回头一想,也觉自己可笑,分明是自个要瞒她的,连着回去的三军将士都不知情,又何论她。

苏瑜问过他一回,“叔父何必这般瞒着陛下?她若知你伤重,许就心软了。”

苏彦没有说话,自除夕醒来,他不是没这样想过。

但他怕她知道后着急,又怕她不着急。

与其这般,不如不说,左右又捡回一条命,可以回去她身边,旁的都可以慢慢来。

五月里,他回沙江北岸的新城完成最后一桩事。

便是查阅景泰四年赵励乞骸骨后,原两万赵家军的去向和当下情形。

如今大魏兵甲已过四十万,其中煌武军三十余万,苏家军接近十万,还有一部分便是赵家军。

赵家军前头共计两万,这五六年间,卸甲致仕者近半,而剩余一万余人分散在煌武军各处,有在西线梁王处的,有在汉中苏家军处的,而其中大部分都在东北幽冀一带。

苏彦的暗卫传回来的消息,这万余人品阶都不高,七成兵甲中为将领者最高不过八百秩校尉,而三成皆是伙夫,军医,御马者等。

苏彦阅卷毕,心中安定不少,如此赵家军便不再有战力,对女帝亦不存在威胁。

然到底是老牌军士,也立过功勋,且回去上疏请求加恩之,如此可再增天子仁德。

五月中旬,苏彦领剩余两万兵甲回来长安。

走时是景泰八年的五月,如今已是景泰十年五月,光阴打马过。

城门口的銮驾上,昔年少女已经有了妇人模样,和纯粹至极的帝王威严。

即便是隔着十二冕旒,苏彦一眼望去,她的眉宇间亦皆是冷肃庄宁的迫人神韵。

五月初夏,日光晃眼。

苏彦有些恍惚。

他的左掌间,还握着那截青丝。

那是景泰二年的年关,十四岁的少女情窦初开,冒雪奔赴杜陵邑,同他说真心。

她将一截青丝放入他手中,说,“师父,皎皎喜欢你,你便不能喜欢旁人。”

他将青丝还给她,将她训斥了一顿。

后来她气跑了,屋中地上留了这截青丝,他鬼使神差地捡了起来,留存至今。

她归还了镯子,玉佩,拿走风铎。

幸得还有一截她已经忘记的青丝,尚留他手。

苏彦掌心濡湿,面上浮起温柔笑意,隔光影看见江见月款款向他走来。

她越走越急,冕旒摇曳,赤珠作响,如花笑靥比阳光还明艳……

他几欲蹙眉让她停下,谏她为君者,端也,礼也。

然暖风拂面吹醒他,高昂的心绪刺激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他终于回神,她尚在城门口,端坐銮驾中。

他看到的是景泰四年,他从新城归,来此迎候他的少年女帝。

是君主,但带着满腔珍贵的情意,不受控住奔向他。

而非眼下,她从銮驾出,未往前踏一步,只含笑举杯,道一声“丞相辛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