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瑾的转学手续是他爸爸来帮忙办理的,他说不愿意再去江宁。
崔瑜唯一的期待也没了。只好拐弯抹角地去问老妈他的近况。
可惜妈妈除了对谢瑾妈妈的车祸有些了解,一个城西一个城北,对他家的情况实在是不清楚。加上崔瑜心虚,总是语焉不详,妈妈直接已读不回。
不回信息。
崔瑜只好写信。住在宿舍里,她只能趁着中午午休的时间写一封短短的信,这样才能控制好时间,不被室友发现。那时候的她太害羞,并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她在偷偷写信给那位杳无音讯的前同学。
同时这也能保证寄信的时效性,往往中午十分钟写完,她就跑到校门口的邮筒塞进去。往来几个月从没被发现过。
周中的信很短,周末的信很长。一周总要有个三四封。刚开始,崔瑜在信里总是问:
谢净,你还好吗?
谢净,你真的放弃江宁一中了吗?
谢净,你为什麽不回我信息?
谢净,你怎麽消失了?
谢净,我放假可以和你见面吗?
在信的结尾,她总是写,盼复。
可那是,谢净在东林中学住校,谢爸调去外地教书,家里压根没人。谢净只是在周末回家一趟用家里洗衣机洗个衣服就再返校。
除了谢妈妈,没人注意过这个漆都快掉了的邮筒。
城北是乡下,人烟稀少。邮递员只是偶尔觉得眼熟,总是来这家送信,只是在塞信的时候,喊上一句,“有信。”也不管屋子里有没有人,掉头就走。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崔瑜的信和刚开始比已经大变样。
她不再问,不再盼复。
把这信当成了树洞,她在信里写自己的心动,写对人际关系的疲惫,写高三班级里人越来越少她的不堪,写她的痛苦,写她的埋怨,就是不提谢净两个字。
虽然,谢瑾看出来了,她信里的少年就是他自己。
多年的幻想居然成了真。谢瑾觉得真是命运弄人。
最後一封信,是高三出成绩後的返校。
崔瑜在信里写:
我考得很好,我会去魔都。如果你看得到信,你也去魔都吧。
当我们重逢的时候,我会当作什麽都没发生过。
我们从高二暑假开始,重新来过。
谢净,我是真的喜欢你。
当晚,谢瑾连夜找了所有能联系上她的方式和途径,第二天来到了江宁。
*
崔瑜盯着咕噜咕噜冒泡的火锅不说话。
“你不原谅我也没关系。我会一直补偿你,补偿你的幸福。我”谢瑾还要接着说,被崔瑜打断了。
看吧,他只是为了补偿。
“不用补偿我。当年我确实生气,毕竟我们关系那麽好。现在你也回来了,那我这杯敬你,祝你在国内一切都好。”崔瑜举起玻璃杯遮住自己的眼睛。
火锅的烟气袅袅。
谢瑾看不见崔瑜暗淡的眼神。他不想碰杯,好像一碰杯就是同意了崔瑜的这种说法一样。明明不是这样的,过去她曾这麽爱他。他宁愿崔瑜像之前那样带着气冲他。
这样,才会有些被爱的实感。
“不止是关系好。我高中的时候一直暗恋你。”谢瑾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