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临安不夜侯 > 第913章 第二战场(第3页)

第913章 第二战场(第3页)

而且这些地区家底殷实,这个程度的抽血,还不至于造成民怨沸腾,继而发生兵变。

此外,杨沅还给以上包括其他非战区各路,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发了不同数额的“公债”。

杨沅要求这些地区的官员,必须完成这些公债的发行。

这种公债并非现代意义的国债公债,它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了,但主要是地方官府行为。

在大灾之年或是面临战争的时候,当地官府会向当地百姓尤其是富户们,发行一种借款凭证,而且它是摊派性质的。

杨沅之所以没有以大宋朝廷的方式,从上而下地在全国发行,那是因为……

现在大宋朝廷的信誉……,百姓们不大信得过。

这倒不是说大宋经济要破产了。

而是,大宋天子要换人的风声,现在在民间传的很厉害。

今天买了大宋朝廷的“国债”,明天大宋朝廷不在了,那怎么办?

可是现在发行地方官府公债则不然。

各地官府都是接到丞相杨沅签发的手谕,按要求按数额发行的地方官府“公债”。

地方士绅对地方官,讨债的勇气还是有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下,下手谕发行公债的人是杨丞相,那么这天就算是真的变了……

这道手谕也比现在的朝廷旨意,将来更有公信力吧?

这是地方士绅们的想法。

而对地方官员们来说,他们正想在杨丞相面前有所表现,却找不到机会呢。

所以,此番发行公债,必须更快更好的完成!

解决了钱的问题的同时,陕西战场的战争准备也已就绪了。

西夏兵马,将从陇山、六盘山可供穿插的山间谷道出兵入陕。

他们的主要进攻方向是陕北,同时兼防鞑靼。

他们的粮草补给,从兴庆府沿黄河运输。

船运之外,再调拨大批骆驼,陆上行舟。

以战养战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要获取粮食,就得攻陷大城大阜。

而要攻陷大城大阜,围城时间难以确定。

所以自己的大军补给必须跟上。

与此同时,由吴拱、陈涿光、李道三员大将调度利州和荆襄军队,伺机北上。

李显忠坐镇河西走廊不动。

这是坐镇西夏路的武装力量。

利州路的粮草、火药等军需补给,由成都府路负责。

当然啦,杨沅也没让老丈人钱端礼太为难。

他发行的公债,将会拨付大笔给川峡四路,以发展当地经济。

荆湖方面的后勤补给大本营,则放在襄阳。

如此这般,七月流火时节,西夏大军出动了。

与此同时,天水方向的秦州节度使夏荷葵木也出兵了,他负责牵制金军陇右兵力。

和他同时出兵大散关,进击渭河上游的,就是利州路的两员大将:吴门虎子吴拱和独臂大侠陈涿光。

坐镇潼川路,错失机会的时寒对他们两人羡慕的很。

坐镇荆襄的李道也北上商洛,摆出一副要进攻潼关的架势,迫使金兵固守东部。

陕西战役的第一阶段:三面出兵,分割急围,正式开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