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青禾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这副场景,菱儿坐在秋千上捏手指玩,小文坐得笔直,但眼神就没在眼前的书上。
“你们在做什么?”李青禾走过去问。
小文听到声音,视线才开始对焦,看向她。
只是还没等他说话,一旁的菱儿就举起小胖手,甜笑道:“哥哥在默读。”
李青禾狐疑,小文刚才那眼神,可根本不在书上。
小文见自家大姐正盯着自已,有些冷汗直冒,“额,菱儿说得没错,我是在默读。”
小文的性格沉稳,平日里很少撒谎,所以撒谎技术有些拙劣,一看就能分辨出真假。
李青禾:“你知不知道自已不会撒谎?”
小文一愣,接着低头不敢看她。
李青禾:“说吧,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青禾觉得小文肯定有什么事瞒着自已,喝道:“说。”
声音都比平日严厉。
李青禾平时对弟妹脾气都很好,很少会用这样的语气,这使得小文身体后背有些发凉,片刻后,才开口:“小武走了。”
“走了,走去哪里?”李青禾警报大响。
小文低着头,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参军。”
他的声音有点闷,但这两个字确像倾盆大雨,泼了她一个透心凉,赶紧问:“他还不够年纪,怎么能去参军,什么时候走的?”
“早上,出了门,就直奔大码头,明日午时,估计就能到宁州。”
李青禾气急,“我不是让你帮我盯着些吗,这下倒好,你竟帮他打起掩护来。”
小文把头埋得更下了。
两人是双生子,很多时候能心意相连,况且很多事情,小武都会第一个告诉他,他比李青禾还要先知道小武的想法。
他也劝说过很多次,奈何小武心意已决,读过书之后,眼界变得宽阔,他也理解小武不甘被困于小小的青石县的想法,只能违背大姐的命令,帮他打掩护。
见小文不说,李青禾差点怒火中烧,“哎哟我去,我真是,他就算去了宁州,不到十五,又有何用?”
“先前上课时,周夫子偶尔会跟我们说些朝堂边疆的事,他说我们大越准备跟鞑靼开战,到时候战事吃紧的话,说不定要强制征兵,所以朝廷把自愿参军的年龄降到十三。”
李青禾听了有些上头,难怪小武答应得那么快,原来还有这事。
“对不起,我应该拦着他的。”小文认错的态度十分良好。
“现在认错管什么用,你平日稳重冷静,怎么在这件事情就犯糊涂呢?”李青禾也是急得不行,一改往日的温和,劈头盖脸地骂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