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骂完之后,看见小文低着头一言不吭的模样,才冷静下来,这件事的罪魁祸首不是他,而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武。
深呼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已冷静下来,从这里骑快马到宁州,明日中午也能赶到,于是赶紧出门,找相熟的人赶夜路,看看能不能拦截到小武。
等嘱托好别人,再回到家,天已经黑,方桃在坐在椅子上抹眼泪,石梅在给陈氏顺气,显然也知道小武的事。
“禾儿,怎么样了?”方桃最先发现回来的李青禾,赶紧站起来问。
李青禾拿出帕子给她擦擦眼泪,道:“我已经托人连夜出发,应该能在明日午时到宁州。”
方桃忧心忡忡:“这夜路不好走,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
李青禾叹了口气道:“赶不上,那就是他的命了,是他自已选择的路,福祸都自已担着。”
“自已担个屁。”陈氏罕见地骂了句粗口,接着道:“好好地日子不过,非要去参什么军,别人躲都躲不急,他倒好,自已贴上去,生怕自已命太长。”
李青禾怕她气出个好歹,赶紧劝慰道:“奶奶你先消消气,说不定我托的人明日能把小武带回来呢。”
陈氏抬头,眼眶猩红:“若是带不回来该如何?”
李青禾垂眸,道:“那只能多去上香拜神,求菩萨保护了。”
又来宁州
两天后,李青禾嘱托的那人风尘仆仆赶回来。
“如何,没见到人吗?”李青禾神色焦急地问。
那人摇摇头,道:“没有,夜里不好赶路,去晚了,他们十天后就要启程北上。”
李青禾叹了一口气,事已至此,以后只能看小武自已的造化了。
宁州城外二十里处,一片白色帐篷,此处重兵把守,普通百姓避之不及,生怕一不小心,招惹到里面的军爷。
这是一个临时军营,负责朝廷驻扎在宁州府的征兵事项。
新兵们在太阳下排列得整整齐齐,听演武台上的教头训话。
小武昂首挺胸,站的笔直,个头不输旁人,只是脸上难掩稚气。
大姐她们肯定气坏了吧,你们放心,我不仅会活着回来,还会身披战功,光宗耀祖地回来,小武握紧拳头,脸上却异常平静。
……
自从小武离开之后,家里的气氛一直很低迷,陈氏和方桃气他不辞而别,不许家里提他一句。
虽是如此,她们还是收拾出一个房间,请回一尊菩萨像,早晚焚香祷告。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着,院子里的石榴树,秋天落叶,又到春天抽嫩芽,彰显着又到一年希望的伊始。
不知道多少次乘船去宁州,两岸的风景再熟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