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贵情绪好半天才平复下来,然后才有空打量几人。
光看衣着和面貌神态就知道几人过得不错。
而且张平安如今的情况他前两日才听山长说过一些。
如今亲眼所见,只是更加确定所言非虚而已。
“平安,金宝,大姐夫,谭…谭兄,都不知道你们今日要来,让你们见笑了,实在对不住”,罗福贵拱了拱手道。
说到谭耀麒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称呼才好,顿了下才称呼了一声中规中矩的谭兄。
他对这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曾经书院大比时嚣张跋扈的样子。
后来又听说此人在新朝初立后考中了举人,在府城做了官儿,和自己云泥之别。
差距太大,平日也就甚少关注。
竟不知,他竟然和平安几人关系如此好了。
“没关系,你这几年过得还好吗,听翁县令说,你还在前两年考中了秀才,也很不错了”,张平安关心道。
“唉,让你见笑了,跟你们是不能比,考了好多年,如今总算有个交代,也能有份体面的差事糊口,这就够了”,罗福贵摆摆手谦虚道。
一晃将近而立之年,他已经明白,天之骄子只是极少数人,他能考上秀才已经十分不易了,不能奢望太多。
还记得,他考中秀才的时候,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庆祝,他爹瘸着腿走了快两个时辰到镇上当了过冬的袄子,才换了一窄条肥肉和两斤粗米回家,让家里人沾了些荤腥。
家里人都为他跳出农门感到骄傲。
从前他会钻牛角尖,经历这么多以后,他反而看开了很多,感激起命运的馈赠,起码他现在过得还不错。
“记得以前你就很爱读书,也很努力,现在做夫子也是不错了,比我强,我读了十几年书,可连童生都没考上呢”,金宝笑着接话道,缓和着气氛,
配上一脸豁达的表情,还真有几分隐士的味道。
“哎,不提这些了”,罗福贵被逗的笑了笑,转而问道:“你们这次是回来省亲的吧?之前听山长提过几句,只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到了。”
“不错,接下来我和大姐夫得去京城上任了,难得有省亲假,自然得回来祭拜祖宗”,张平安点点头。“对了,福安呢,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还行,之前是在老家种地,后来我中了秀才,在县城安顿下来,手头宽裕一些以后,他就在镇上支了个摊子卖粮食,顺带着帮人写写算算赚点小钱,也能兼顾着地里,糊口没问题”,罗福贵温声回道。
“战乱那几年,我们吃了不少苦头,我爷奶都去了,家产也用的差不多了,不过好在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平平安安活下来就很好了,你们家的油坊怎么不开了?”
“现在大部分乡下人都吃不起油,也舍不得吃,战乱那几年饿怕了,大家都喜欢囤粮食,或者换些银子在手里,油坊自然也就开不下去了”,罗福贵苦笑着解释道。
“福安的粮店说是店,其实都是家里人在帮忙,也没请伙计,倒买倒卖赚个辛苦钱罢了,农忙的时候都是亲自下乡收粮食的,你们现在要见了他肯定不认识,他黑瘦了好多。”
说起堂哥,罗福贵也很心疼,没中秀才前,家里的生计多数还是靠这个堂哥撑着,吃了不少苦头。
小时候因为两人同岁,他总不愿意喊哥,总是直呼其名叫他福安。
但现在他是打心眼里敬佩着这个堂哥。
“唉”,几人闻言都沉默了,只能长叹一声。
“你们别这副表情啊,其实真没什么,这两年都好过多了”,罗福贵笑着宽慰众人道。
又招呼着:“别光说话了,喝茶,喝茶,这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
说着给几人杯子里又添了些茶水。
继续道:“现在我在书院束修还过得去,家里几个大些的小子正好带在身边开蒙,挺好的。”
张平安看得出罗福贵因为没什么好东西招呼几人,有些局促。
免得他尴尬,他端起茶杯一口气喝了半杯才接着问起其他人。“那老家其他人的去向你知道吗?”
“县里乱起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往南逃了,至于乡下,你也知道,乡下消息一向闭塞,我逃回去的时候底下人才知道局势已经这么差了,大家也没什么主意,多数都是往周边山上的林子里或者山洞里藏,走不远的!能活下来的,新朝建立,世道安稳后也就都回来了,都在村里”,罗福贵说的时候很唏嘘。
普通人又哪儿有什么选择呢,随波逐流罢了。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