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妃看得颇为眼馋,现在他的儿子也终于要成婚了。
太子妃眼看就要临盆,是男是女
尚未可知,大福晋也不一定就怀的是个男孩儿。
她的三阿哥抓紧一点,说不定还有机会。
就算太子妃生了个皇长孙,三阿哥明年再给皇上添个小皇孙,那也是很好的嘛。
荣妃这个想法没两天,果然,毓庆宫那边就传来消息——太子妃要生了。
皇贵妃接到通知,早早的就过去了。康熙时常在她跟前说,先皇后走得早,太子是他一个人拉扯长大的,他前些年就想过立后,尤其是皇贵妃病重那一年,礼部都已经开始走流程了。
是皇贵妃病好之后,自己不愿意,所以,中宫之位现在仍然空着。
可是在他心里,表妹与皇后无异。
既然如此,太子妃那边,皇贵妃就该多照应着些。
其实,不用他说,皇贵妃也会这么做。
毕竟胤祐从小到大,太子对他不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就想到他这个弟弟。还时常把胤祐接去毓庆宫,与他小住几日。
出门在外的时候,太子对她这个皇贵妃也是礼遇有加,对胤祐这个弟弟更是悉心照顾。
身为皇太子,又是从小被皇父盛宠长大的皇太子,能做到这些,就足以证明,他从小被教育得很好,往后也一定是一位仁德之君。
太子妃毕竟年轻,没有经验,临盆之际疼得满头大汗,咬着牙撕心裂肺的喊。
这些年来,皇贵妃看到过多少次女人生产,她已经记不清了。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心跳呼吸,但
凡有一点希望,她都会尽其所能让他们活下来。
但医疗条件有限,她也时常感到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一个小生命离开。
她深深地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感到不幸,她们也知道生孩子要承担很大风险,可是她们拼了性命也要生。
红墙之内,只有生了儿子,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太子妃实在太疼了,双手抓着床单,撕声喊:“不生了,我不生了……”
喊完,眼泪就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皇贵妃从宫女手里拿过帕子,替她擦去额角的汗水,想说那以后就不要生了吧。
但是屋子里进进出出那么多嬷嬷宫女,尤其是那位熊嬷嬷也在,整个紫禁城都知道,她可是东宫最不好惹的奴才,什么事情,只要她知道了,他就等于索额图和整个赫舍里家族都知道了。
皇贵妃要是跟太子妃说这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传到康熙父子耳朵里去。
皇贵妃劝太子妃不要生孩子,这安的什么心,就只能任人揣测。
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孩子总算生下来了。
稳婆抱着孩子激动的喊:“恭喜太子妃,是个小阿哥,是个小阿哥!”
听到自己生了个小阿哥,太子妃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个心满意足的笑容,仿佛刚才遭的一切罪,鬼门关走一遭,全都值得了。
皇贵妃在心底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女孩子自小耳濡目染,要为丈夫生儿子传宗接代,成为更有力的政治竞争工具已
经在她们心里里根深蒂固。就算拼命,她们也希望自己能生下男丁,生很多很多男丁。
孩子的羊膜囊如何处理,脐带什么时候剪,器具应该如何消毒处理,皇贵妃早就有过严格要求,也对稳婆进行过培训。
现在她们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倒是不用皇贵妃过多操心。
小阿哥用襁褓包好,由稳婆抱出去给太子瞧瞧。
太子看到儿子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他在与太子妃大婚之前,宫中没有侍寝的格格,大婚之后,与太子妃感情比其他两位侧福晋更好。
太子妃从怀孕到生产这一时期,他都没有离开过京城,一直陪伴在她身旁。
现在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亲自给孩子起了乳名,希望他能平安长大。
康熙听说太子妃平安产下皇长孙,龙颜大悦,从太子到太子妃,再到小阿哥,甚至毓庆宫的宫人,统统打上了一遍。
这个待遇,除了太子,大阿哥是没有的,其他阿哥大概率也不会有。
直到皇长孙满月的时候,胤祐才第一次看到这个小侄子。
小侄子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点也不认生的四处张望。脸蛋儿圆圆的,捏起来格外舒服。
太子对儿子小心翼翼,除了皇上太后以及皇贵妃抱了抱,也没有让其他人经手。
胤祐看着这个只有一个月的奶娃娃,实在喜欢,忍不住问太子:“我能抱抱他吗?”
太子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当然可以,你会吗,我来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