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迷人的老祖宗都是我爹(汉) > 121二合一(第2页)

121二合一(第2页)

所谓私奉养,便是将属地内的山川河泽所产、市井税收等都纳入诸侯王私囊内,甚至冶铁、煮盐、铸币都不例外,称为牟取暴利的手段。

而这些,便是七国之乱生成的一部分原因所在。也直接促成了景帝之后取消诸侯王各种特权,予以打压。

卫无忧重新将视线落在刘彻身上。

这位可比他的父亲还要狠一些,前后几年时间里,推恩令,盐铁收割,铸币权回收,一桩接着一桩做下来,真可谓是杀伐果决,连带着军饷都赚回来了。

他可不敢保证,这样一位帝王在听到亩产果真翻倍后,会不对赋税动心思。

猪猪陛下得了这份模棱两可的糊弄答案,眼中含笑,瞥了小萝卜丁一眼,倒也没说什么。

这孩子如同惊弓之鸟,跟他先前行事……也不无关系。

刘彻收回心思,瞧着距离他们最近的两个年轻小子正用碌碡将晒干的谷物反复滚压辗打,不一会儿,小麦颗粒与秸秆、粮糠便分开了。

另一人也没闲着,抽空用木杈将麦秸秆挑出来,换了木掀,正打算“扬场”。

卫无忧见状,连忙拉着刘小据后退几步,提醒道:“这会儿起风了,我们站在下风口,他那木掀一扬起来,小麦颗粒会落下去,但是糠皮就会随风吹过来啦,还是离远些好。”

刘小据连连点

头:“吾听忧儿的,总是没错。”

卫无忧欣慰的摸了摸小殿下的脑袋,这样的孩子实在可爱,叫他带几个都不嫌累。

相比之下,刘彻就像那个最难带的“熊孩子”。

小萝卜丁说的话他分明也听到了,偏不按照说的办,还拉着四喜往前走了几步,口中嘀咕着:“不就是些糠皮,朕听闻民间许多百姓还在吃着小麦麸皮制成的麦饭,有何可退!”

话说到此处,帝王气势倒是拎了个十足。

只可惜,身后的农户们奋力一扬木掀,粮糠便如金色飞雪一般刮到了刘彻脑袋顶上,而后密密麻麻,呼呼啦啦,沾满了皇帝陛下华贵的衣袍。

四喜连忙上前给陛下拂去身上“金雪”,可他这速度赶不上扬场的速度,很快,主仆二人都被迷了眼。

猪猪陛下狼狈至极,抱头道:“怎么会——”

他是迎风张口,瞬间就吃了一嘴的糠。皇帝陛下是生平第一次吃糠,其间还带着新鲜的沙土,直拉嗓子,顿时弯下腰咳起来。

四喜急得不行,连忙帮着顺气儿:“陛下,陛下!您还是别站在这地方了吧……”

刘彻沉默且赤红着双目,示意四喜扶着自己站好。

他是帝王,方才说了那样的话,输人不输阵,还不能走!

卫无忧和刘小据遥遥立在上风口,双手拢起问候——

“父皇,您还好吗?”

“陛下,可还要继续体验体验?我可以叫他们扬的更快一些!”

刘彻闻言,顿

时把什么“帝王的坚持”抛之脑后,借着四喜的搀扶,逃也似的离开了这一片金色飞雪。

卫无忧和刘据站在另一侧偷偷笑。

刘小据等人走近了,还摇头叹息:“父皇,不听无忧言,吃亏在眼前呢。”

猪猪陛下黑着脸,但也知道自己先前那番豪言壮语不占理,只能冷哼一声:“幸灾乐祸。臭小子,朕看你们是日子过得太轻松了。”

两个小家伙不经吓,闻言顿时哀嚎起来。

刘彻拗不过这种双重吵闹,连忙做手势道:“朕是逗你们的,不会罚,不会罚。”

卫无忧低着头,白眼都要翻上天了,倒还不忘自己此行带刘彻来的目的:“陛下,您要不要亲手试一试扬场,可好玩了。”

他今日带着刘彻亲自试遍了农务劳作的辛苦和不易,才能叫帝王真正与百姓共情。

边陲之地,更是需要这份君王的怜悯与垂怜。

刘彻看着小家伙,视线一移,从鼻腔中发出一声轻哼:“不过就是农务,能有什么好玩的。”

猪猪陛下口中虽然嫌弃,行动却很老实,脚底不自觉上前靠近了扬场的年轻人两步,出卖了他很想尝试的心思。

卫无忧眼观鼻鼻观心,对着扬场的两个年轻人招招手,要来他们手中的木掀,请刘彻亲自抛扬。

有两位专业人士的指点,皇帝陛下越发熟练,尤其看到金色麦糠扬了扫粮糠的人一身之后,他简直通体舒泰,感觉还能扬场十年!

猪猪

陛下开心至极,借机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无忧啊,今年你封地上遭了天灾,便不必给朝廷缴纳献费了。至于赋税,按照灾年的份额来上,意思意思即可。”

卫无忧小朋友惊呆了。

他只是想让刘彻感受到民生维艰之后,不对他封地的赋税动多余的心思,没成想,竟然还能免除献费,甚至正常的赋税都少了大半。

加上小麦良种多产的,百姓们可以安心过个好年了!

卫无忧纵然与刘彻有再多私人情感上的纠葛,此刻,作为云中王,他也要代表封地上的百姓们,对刘彻郑重道一声感谢才是。

皇帝陛下一手拄着木掀,另一手插在后腰上,虽然又累又热,但看着晒谷场中一片火热欣喜,就觉得十分满足了。

边陲重地,向来肃杀。百姓们的安居乐业在这两相对照下,便能为帝王带来放大百十倍的成就和愉悦感。

而这些,都是长安给不了的。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