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愁死了:“大婚一年多,怎么皇后的肚子还没有动静?”
朱翊钧问:“什么动静?”
太后瞪他一眼:“别装傻,我等着抱孙子呢。”
“急什么呀,再等等,孙子总会有的。”
太后沉着脸:“你眼看就二十一了,还让我等,等到
什么时候?我就想看你做父亲,怎么那么难呢?”
朱翊钧半靠在椅子上吃葡萄:“我觉得我还是个孩子呢。”
太后震惊了:“说这话,你也不害臊。”
朱翊钧一点也不害臊,又要了一碗莲子茶,让王安给他多放点冰糖。
“……”
太后提议:“要不……再选些秀女入宫。”
朱翊钧问:“选来做什么?”
太后道:“你皇爷爷册封九嫔时,圣旨怎么说的?‘嗣承久虚,深用忧惧,每廑圣母之念’。”
“那不也是皇爷爷大婚十年之后的事,我这才一年,你就开始急了,太早了点吧。”
“……”
皇太后说不过他,只能由他去了。
太后又想起来:“还有件事,你得上心。”
“镠儿和媛媛今年十三了,他俩的婚事你得上心。”
“才十三呢,书都没读明白,谈什么婚事,过几年再说。”
太后怒道:“这是什么话,你一拖再拖就算了,你还耽误弟弟妹妹。”
朱翊钧说:“大婚之后,亲王须得就藩,媛媛也要搬去公主府,你舍得吗?”
“……”
公主府就在京师,时常能进宫来看望母后,亲王就藩,那可远了去了,并且没有皇帝旨意,不得离开封地,母子俩可就再无相见之日。
太后当然舍不得,朱翊钧这是要按自己的标准培养弟弟妹妹,并且不给她这个母后插手的机会。
此时,潞王和瑞安公主玩累了,进屋来喝茶,太后见他俩满头大汗,心疼得不行,赶紧让宫女打水洗脸,又端来冰镇西瓜。
“罢了罢了,你是皇帝,你做主吧。”
各地的贡品陆续送到京城,什么荔枝、龙眼、板栗、鸡枞,朱翊钧都吃腻了。不过,他每年都会吃一些的是湖广进贡来的玉皇李,因为那是当年他皇爷爷爱吃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