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听到这个消息,喜的眉眼都在笑,见韩王还要让他去劝,指着他破口大骂:“人家小夫妻感情好,关你什么事?你是钻人家床底了还是怎的?没事操心操心你自己,别人都私事泥管什么?”
韩王灰头土脸的回来,自此以后再也无人敢置喙了。
至于成亲大半年无子之事,连宁王太妃都不曾提过,其他人也不会咸吃萝卜淡操心,越俎代庖来管这种事。
黛玉每每想起来,也觉得长松了一口气。
与千千万万终老闺中的女子相比,她是幸运的。可与那些从来都不知道世界之大的人相比,她又是不幸的。
见黛玉有些怔然,周缘不知道自己那句话说错了,只小心道:“下官成婚已三月有余了,拙荆经常在下官跟前提起王妃,说王妃在闺中时对她颇为照顾,下官不甚感激。”
黛玉与宝钗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听了周缘的话,她心下一叹,只略点了点头,便收起赵恒的空碗,去马车里躲躲风去了。
略整顿了一番,众人又继续前行,天快黑时才到了山顶。
赵恒在黛玉耳边道:“等开始下坡了,你便抓紧紫苏的手,上山容易下山难,况且待会儿光线也不怎么好了,小心滑倒了。”
他们并不急于今夜下山。
从山顶往下出发,大约走半个时辰,便有一处天然的石洞,今日的目的便是那里。
有一段下坡路十分难走,黛玉小心的看着脚下,生怕踩到前头没人走过的地方落了空。
小满紧紧跟在黛玉的身边,她满脸紧张,心思却根本不在路上,突然她面色一凝,突然喊了一声:“我走不动了!”
她话音刚落,其他人还没什么反应,方进和尤安却立即反手制住身边的两个人。
那二人面上刚露出惊慌的表情,俱都被一个手刀砍晕了过去。
其他蒙在鼓里的兵丁们面面相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见几支箭径直射向车厢里。
马车里是空的,因此这些兵丁并不惊慌,而是有条不紊的摆出防卫的姿态。
与那几支箭前后到达的是十数名全身着白的刺客,而这些刺客此时也有些懵。
这一次黛玉一共从宁王府带了十一个丫鬟,除了三个惯常跟在她身边的,其余的都是挑的会武艺的,便是小满她们自小跟在黛玉身边,不说也学了些防身的功夫,身体素质也是不差的。
她们十一人此时俱是一样的打扮,三人一组混在队伍里。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只能模糊看见人的轮廓,就连兵丁们都分不清楚谁是谁,更何况这些刺客。
瞧着这些刺客悍不畏死一般,想突破兵丁的包围刺杀女眷,赵恒面色铁青。
到如今他如何不明白,这些刺客的目标并不是自己,而是黛玉。且他们并不是因为想威胁自己,而活捉黛玉,这个架势分明是想置她于死地。
这才是让赵恒怒气冲顶的原因。
他原本只站在黛玉不远处没动,此时飞身上前伸手便制住一个黑衣人,在他颈项上轻轻一敲,人便晕了过去。
方进见状惊讶的看了赵恒一眼,因先前他说过,这种死士的嘴里问不出什么,一律格杀勿论。
如今要留活口,方进便也上前,没几下就如赵恒一般敲晕了一个刺客。
宁王府的侍卫都是百里挑一的人物,区区十数名刺客哪是对手,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除了失手被错杀的和自杀的,另有五名刺客被打晕捆了起来,宁王府这边倒有几人受了伤。
处理好现场,赵恒便下令按原计划继续往下走,因怕后头还有埋伏,他们一行并没有点火把,只借着微弱的光一路摸索到了石洞。
派了几组人交替着巡逻,没一会儿外头燃起了篝火,石洞內也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石洞很深,拐弯处用布帘子简单分了两部分,黛玉带着丫鬟在里间活动。
这是一处避风处,篝火一燃起来,潮湿和冷意没一会儿就一扫而空。
谷雨和惊蛰翻出小炉子出来先煮了热水,递到黛玉手上:“王妃先喝点热水暖暖身子,王爷说烤的肉太腻了,怕吃多了积食,我待会儿煮些粳米粥备着。”
黛玉有心事,只随意点了点头。
赵恒能看出来那些刺客针对的是黛玉,虽然怕她多想并没有告诉她,可黛玉身为当事人,如何察觉不到。
说实在的,她并不害怕成为靶子,只是不明白幕后之人为何要把她作为目标。
自从上一次被袭击之后,她们便做好了后面还有追杀的打算,况且这一次还是有备而来。
从上京城到北地一共有三条路可以走,他们这一行的路线是赵恒临时决定的。除非敌方兵分三路,或者他们的队伍中有内应,不然不可能他们前脚刚到青莽县的驿站,杀手后脚就跟上了。
与赵恒一同来都是他的亲兵,大多数人如方进一般,都是被宁王府收养的孤儿,还有一些是自小在家生子里选的。
至少表面上,背景都是干净的。
赵恒先让方进和尤安暗中排查了一番,心里大致有些了猜测。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也为了引出后来的人,赵恒临时改变路线,选了最近也是最难走的一条路。
谁也想不到这些刺客的目标竟然是黛玉,好在赵恒先前怕刺客情急之下把黛玉作为质子,因此多做了一重准备。
山下虽然早已出现了新绿,可山腰上皑皑白雪还没有化的迹象。
赵恒靴子踩在积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