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大量运输炮弹。
只能沿着长江展开。利用船运。
不知不觉的,张庸走了日寇的路,让日寇无路可走。
日寇需要沿着长江进攻,利用长江进行后勤补充。恰好,张庸也需要这样做。
于是……
双方的军队主力,都沿着长江摆开。
日寇方面有六个师团。
国军方面也有六个军。
一个师团对标一个军。刚刚好。
“专员!”
吴克仁来见张庸。
目前战事比较平稳。日寇按兵不动。
但是,这都是假象。
东条英机上台了,肯定会继续进攻的。
狂热的日寇军国主义战车,在彻底灭亡之前,是会继续疯狂的。
双方都在养精蓄锐。
但是日寇的效率明显更高,速度更快。
单纯是在补充新兵方面,日寇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就补充到位。
比如说之前的第六师团,伤亡那么惨重,也在一个月之内补充完毕。第五师团、第十师团也是如此。
第五师团在遭受那么惨重的毁灭性打击以后,才几个月,就能参与进攻广州。可见其回复能力之强。
而国军……
效率就差远了。
新兵补充数量远远不够。
武器装备的补充更慢。或者根本没得补。
此消彼长。
敌我双方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旦东条英机集中到了足够的力量,就会继续进攻。
所以……
短暂的平静,孕育着疯狂的暴风雨啊!
“吴军长!”
“在。”
“棉衣到位没有?”
“到了八千件。还差两万件。”
“和汉口联系。那边缝制好,这边立刻接收。”
“明白。”
汉口的缝纫机已经踩到冒烟了。但是棉衣供应依然不够。
这还是在张庸有足够的钱财,足够的资源,足够的人手的情况系。供应能力依然堪忧。
可想而知,其他的国军,尤其是杂牌部队,供应会有多难。
指望拥有一套像样的棉衣,不可能。
很多都是在单衣里面塞点棉花、棉絮之类的就算是棉衣了。
甚至很多部队连单衣军装都无法提供。
而日寇方面,则是拥有一年四季的军装。哪怕是基层士兵,棉衣质量也是相当好的。
现在67军还有很多官兵,穿的是日寇的棉衣,简单改造一下。
红党需要依靠缴获。有时候,国军也需要缴获。尤其是棉衣、军鞋、雨披等等。
唉……
只能说,真的很难很难。
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单纯依靠手工,生产能力太差。
所谓的民国黄金十年,不知道哪个果粉的脸长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