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退婚后,我靠演技骗哭全京城 > 第184章 浅月亲赴民间义诊展示女医真本领(第2页)

第184章 浅月亲赴民间义诊展示女医真本领(第2页)

宫人动作极快,不多时,汤药与黑豆泥便都备齐了。

苏浅月让妇人给孩子喂下半碗汤药,然后取过黑豆泥,竟亲手将其均匀地敷在了孩子鼓胀的肚脐周围。

“这……这是何意?”有人不解地问。

“黑豆性甘,能解百毒。土毒性沉,喜走中焦。以汤药内攻,以豆泥外拔,内外夹击,方能引毒外出。”苏浅月淡淡解释。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一炷香,两炷香……时间一点点过去,那孩子似乎并无变化。

孙大夫嘴角的讥笑越来越浓:“装神弄鬼,我倒要看看,一堆烂豆泥能……”

他的话还没说完,异变陡生!

只见那孩子腹部的黑豆泥,竟以肉眼可见的度,颜色由黑转黄,还冒出丝丝缕缕的白色热气,一股浓烈的土腥味弥漫开来。而那孩子原本坚硬如石的肚子,似乎也软化了一些,原本急促的呼吸,竟平稳了许多。

“天啊!真的有毒被吸出来了!”

“神了!真是神了!”

人群彻底沸腾了!那妇人更是激动得不住磕头,口中连称“活菩萨”。

孙大夫和他身边的几个郎中,一个个面如土色,呆若木鸡。他们行医一生,何曾见过这等奇术?这已经出了他们对医理的认知,近乎于道法!

苏浅月将剩下的半碗汤药和一方解毒散交给妇人,温言道:“回去后,每日以此法敷脐换药,汤药按时服用,七日便可痊愈。切记,不可再让孩子接触窑土。”

妇人抱着渐渐恢复神采的孩子,千恩万谢地去了。

有了这第一个成功的案例,百姓们的疑虑彻底被打消。他们争先恐后地涌上前来,将医棚围得水泄不通。

苏浅月没有再轻易出手,她将病人们分流,简单的伤寒杂症,交由柳絮等实习学生处理,她只在一旁提点关键。遇到稍复杂的,便由经验丰富的女医官主理。只有碰到真正的疑难杂症,她才会亲自诊断。

整个宣武门外,成了一个巨大的、流动的医学课堂。

一个老妇常年头痛,所有大夫都当风症治,久治不愈。苏浅月却从她脖颈后侧一处不显眼的红疹,断定是颈椎错位压迫所致,当场命人取来软枕,用一套轻柔的推拿正骨手法,只听“咔”的一声轻响,老妇竟当场泪流满面,说几十年没这么清爽过了。

一个壮汉因工伤断了手指,血流不止,眼看就要废了。女医官临危不乱,用女学新制的羊肠线,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他行了精妙的缝合续接之术。那细密的针脚,比绣花还要精致,看得人啧啧称奇。

百姓们亲眼看到了女医的专业,亲耳听到了她们耐心温柔的问询,亲身感受到了她们精湛的医术。那些关于“女子医术不精”的流言,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被砸得粉碎。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看这些女大夫,比回春堂的孙胡子强多了!”

“是啊,人家问得又仔细,态度又好,哪像孙胡子,搭个脉就开方子,多问一句还不耐烦!”

听着周围毫不掩饰的赞誉,孙大夫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扇了无数个耳光。他再也待不下去,拉着同伴,灰溜溜地想从人群中溜走。

“孙大夫,这就走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忽然响起。孙大夫回头一看,竟是柳絮。此刻的柳絮,脸上再无半分怯懦,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她手里端着一碗刚煎好的汤药,笑意盈盈地递到孙大夫面前。

“孙大夫连日来为我女医馆之事‘奔走操劳’,想必是耗了心神。我看您面色青,唇色暗沉,此乃肝气郁结之兆。这碗柴胡疏肝散,算是我女学的一点心意,还请孙大夫……笑纳。”

“噗——”

周围的百姓再也忍不住,爆出哄堂大笑。

孙大夫看着那碗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气得浑身抖,指着柳絮“你……你……”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一天,是惠民女医馆声誉的转折点,也是京城所有传统医馆的“受难日”。

义诊一直持续到日暮时分,苏浅月才略带疲惫地准备收队回宫。百姓们自地跪在道路两旁,恭送太后鸾驾,山呼“千岁”之声,经久不息。

然而,就在软轿即将起驾之时,一名京兆府的衙役满头大汗地冲破禁军的阻拦,连滚带爬地扑到轿前,声音里带着哭腔。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不好了!”

苏浅-月掀开轿帘,眉头微蹙:“何事惊慌?”

那衙役面无人色,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份盖着京兆府大印的状纸,高高举起。

“太后!林晓姑娘……林晓姑娘在府衙整理旧案时,被……被人告了!”

“告她什么?”青禾厉声问道。

衙役的声音抖得更厉害了,几乎不成调:“告她……告她擅动五年前的‘张村沉塘案’卷宗,惊扰亡魂,意图翻案……告她,藐视国法,草菅人命!”

喜欢退婚后,我靠演技骗哭全京城请大家收藏:dududu退婚后,我靠演技骗哭全京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