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前夫总裁的火葬场指南 > 第137章 高山流水(第1页)

第137章 高山流水(第1页)

白桦林深处那场看似温馨的“时光胶囊”埋藏仪式,最终以一种令人脊背凉的方式戛然而止。

沈景珩检测到的、源自地底深处那强度骇人且与百慕大遗迹能量波纹高度吻合的扫描脉冲,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劈开了傅家庄园表面上的宁静祥和。那不是意外,不是巧合,而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他们,以及他们所守护的秘密,始终处于一种越现有科技理解的“注视”之下。这种注视,比任何商业对手的窥探、比任何人类敌人的算计,都更加令人不安。

傅寒霆当机立断,调动了最核心的安保力量,对庄园,尤其是后山白桦林区域进行了地毯式搜查,动用了所有已知的探测手段,结果却是一无所获。没有隐藏的探测器,没有未知的能量源,什么都没有。仿佛那个脉冲只是集体产生的幻觉,或者,是某种他们现有技术根本无法理解和捕捉的存在,短暂地投下的一瞥。

这种“未知”所带来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三年倒计时在无声地流逝,而他们对“敌人”的了解,却依旧停留在古老的契约和零碎的数据密钥上。

连续数日的高强度会议和分析,试图从百慕大带回的数据和“方舟”契约密钥的同步信息中找出更多线索,结果却令人沮丧。那是一种面对越数个维度文明的无力感。

深夜的书房,傅寒霆揉着胀的太阳穴,屏幕上复杂的能量波形图和天文数字般的演算数据仿佛在嘲笑着人类智慧的渺小。他推开键盘,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月色清冷,庄园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静谧而深沉,但他知道,这份静谧之下,潜藏着足以颠覆一切的惊涛骇浪。

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和紧绷感,如同细密的蛛网,缠绕在他的神经上。他需要一种方式,将这种几乎要将他撕裂的压力宣泄出去,需要找到一个锚点,在这场看似不对等的、关乎文明存亡的对抗中,稳住自己的心神。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书房角落一个蒙尘的紫檀木长盒。那是母亲留下的遗物,里面是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以及几卷空白的宣纸。母亲出身江南书香门第,酷爱书画,曾希望儿子也能沾染些文气,可惜当年的傅寒霆一心只在商界开疆拓土,对此毫无兴趣。

鬼使神差地,他走过去,打开了那个尘封已久的木盒。墨锭的清香混合着陈年木材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一种奇异的、能抚平焦躁的宁静力量。他拿起一块古法制作的松烟墨,触手温润冰凉。

第二天,傅寒霆没有再去集团总部,也没有钻进地下指挥中心。他让人将书房隔壁一间采光极好的静室收拾出来,搬进了那张紫檀木长案,铺上了雪白的宣纸。

江晚现他的举动时,有些讶异,但更多的是了然。她什么都没问,只是默默为他准备好了最好的宣纸和颜料,甚至亲自去挑选了几支称手的狼毫笔。她明白,他不是在逃避,而是在寻找一种与自我、与世界和解的方式,是在惊涛骇浪中,为自己打造一艘宁静的方舟。

傅寒霆的国画之路,起步得毫无章法,甚至可以说是笨拙。他摒弃了所有教学视频和入门书籍,完全凭着一股本能和内心汹涌却无法言说的情绪。第一次提笔,浓墨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大团丑陋的墨渍。他没有烦躁,只是静静看着,然后换一张纸,继续。

他画的不是花鸟虫鱼,也不是梅兰竹菊。他画的,是记忆深处破碎的片段,是潜意识里翻滚的意象。

他画滔天的巨浪,墨色汹涌,仿佛要吞噬一切,那是百慕大海沟深处带来的窒息感;他画扭曲盘绕的、如同活物般的线条,散着不祥的气息,那是地底扫描脉冲在他脑海中留下的烙印;他画断裂的桥梁,倾颓的城池,乌云压顶,风雨欲来,那是“方舟”契约预示的、未知的“变局”在他心湖投下的阴影……

这些画,初看杂乱无章,甚至有些可怖,带着一种强烈的、压抑的宣泄感。但江晚每次悄悄来看,都能从那些狂放的笔触和沉郁的墨色中,感受到他内心正在进行的、激烈无比的自我搏杀与梳理。

她从不打扰,只是在他搁笔凝神时,默默为他续上一杯热茶,或者轻轻替他按摩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僵硬的手指。她的陪伴,无声却坚定,如同温润的溪流,悄然浸润着他焦灼的心田。

渐渐地,傅寒霆笔下的风暴开始平息。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宣泄负面情绪,他开始尝试描绘别的东西。

他画阳光下奔跑的辰煜和辰溪,笔触虽然依旧生涩,却捕捉到了孩童纯粹的欢快;他画沈昕玥在画架前专注的侧影,沈司辰摆弄精密仪器时微蹙的眉头,沈景珩立于监控屏幕前沉稳的背影……他画得最多的是江晚。

画她在晨光中修剪玫瑰的温柔,画她在书房处理文件时的专注,画她凝视孩子们时眼底的柔软,画她在雪山领奖台上光芒万丈的瞬间……他笔下的江晚,形态或许不够精准,技法或许稚嫩,但那份神韵,那份深植于他骨髓中的爱意与眷恋,却透过纸背,扑面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画室,成了他独有的修行场。在这里,他剥离了傅氏帝国掌舵者的光环,褪去了应对未知危机的紧绷,只是一个试图用最原始的笔墨,与内心、与挚爱、与世界对话的男人。

几个月后,傅寒霆不再局限于静室。他开始带着画具外出写生。不再是商业考察,而是真正的游历。江晚放下了所有能推掉的事务,陪在他身边。

他们去了黄山,在云雾缭绕间,看奇松怪石,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他们去了漓江,乘一叶扁舟,行于水墨画境,让清澈的江水洗涤心灵的尘埃;他们去了西北大漠,在孤烟落日的苍茫中,体会天地的辽阔与生命的渺小……

傅寒霆的画风,在这个过程中悄然蜕变。从最初的狂放宣泄,到后来的温情记录,再到如今,开始融入他对自然、对天地、对生命的感悟。他的笔墨变得沉稳内敛,意境开始开阔悠远。虽然依旧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未能完全脱离“野路子”的范畴,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与逐渐形成的独特气韵,却让一些偶然得见的朋友都感到惊讶。

在一次江南水乡的写生中,傅寒霆完成了一幅《雨涧幽兰图》。画中,深谷幽涧,细雨蒙蒙,几株兰草于岩缝中悄然绽放,姿态清雅孤绝,背景的山石用淡墨渲染,朦胧深远。整幅画给人一种历经风雨洗礼后,归于宁静淡泊,却又内蕴无限生机的感觉。

他在画作的留白处,提笔蘸墨,落下款识——

【晚晴居士写意】

一直安静陪在身旁为他撑伞的江晚,看到这三个字,心头猛地一颤,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涌遍四肢百骸。

晚晴。

雨雪过后,傍晚放晴的天空。

他是在告诉她,她是他所有晦暗、暴风雨般的岁月过后,那道驱散阴霾、带来光明与安宁的晴光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