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傻柱拎着菜篮子从外面回来,看见院里这么热闹,笑着说:还是咱们院好,外头乱糟糟的,咱们该干啥干啥。
秀英挺着大肚子出来:柱子,把菜给我,你歇会儿。
别别别,傻柱赶紧躲开,你坐着,今天我下厨。
许大茂扛着摄像机进院,看见这情景,忍不住开机拍了一段:这才叫正常日子。
晚饭时分,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一大爷老两口在教秀英做婴儿衣服,傻柱在厨房忙活,许大茂在剪辑片子,年轻人都在看书学习。
这个院子就像个世外桃源,任凭外面风吹浪打,里面依然按着自己的节奏生活。
秋风渐凉,三大爷阎埠贵家的灯光却亮得比往常更久了。
这天晚上,贾张氏从街道开会回来,看见阎老师家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里面隐约传来讲课声。她正要回屋,阎老师轻轻推门出来。
贾处长,阎老师压低声音,有个事想跟您商量。
您说。
现在学校停课了,我想给院里的孩子们补补课。阎老师推推眼镜,就在我家,悄悄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张氏立即点头:这是好事。需要什么您尽管说。
第二天,阎老师家就开始了地下课堂。每天晚饭后,院里的中学生陆续溜进他家。课本用报纸包着,作业本都是旧本子翻过来用的。
阎老师讲课很用心,语文、数学、外语都教。有回讲到《岳阳楼记》,他特意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你们要记在心里。
韩家二子的妹妹小娟问:阎老师,现在学这些还有用吗?
怎么没用?阎老师正色道,知识什么时候都有用。
为了不引人注意,孩子们分批来上课。前院的孩子七点到八点,后院的孩子八点到九点。下课也不一起走,一个个悄悄溜回去。
贾张氏经常让秦淮茹给阎老师送些吃的:阎老师辛苦了,这点心给孩子和您垫垫肚子。
有时她也去听课,坐在角落里缝衣服。有次阎老师讲地理,说到台湾,她插了句: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一寸土地都不能少。
孩子们都认真点头。
许大茂不知从哪听说了这事,有天扛着照相机来找阎老师:阎老师,我给您拍张照片?留着以后
别别别!阎老师赶紧摆手,大茂,这事可不能声张。
我懂我懂,许大茂压低声音,拍出来您就自己留着看。
从此,许大茂也常来,不过他是来学英语的。阎老师很惊讶:大茂,你学这个做什么?
万一万一以后用得上呢。许大茂含糊地说。
贾张氏明白,许大茂这是还惦记着娄小娥。她私下对阎老师说:大茂要学,您就教吧。多学点东西总没坏处。
最让人感动的是傻柱。虽然他自己文化不高,但每天晚上都催着来上课的邻居孩子:快去阎老师家,别迟到了!有时还特意多做些宵夜送过去。
秀英现在身子重了,不能去听课,就在家自学。阎老师给她列了书单,让她照着看。
等生了孩子,你还得继续学习。阎老师对她说。
秀英认真点头,我不能落后。
院里的大人们都很支持这个地下课堂。二大爷刘海中把家里的旧灯泡换给阎老师:亮度够,还不费电。一大爷易中海把自己的老花镜借给了近视的孩子。
有天晚上突然停电,阎老师正要下课,却见一个个手电筒亮起来——是院里的大人们自来给孩子们照明。
继续讲,贾张氏举着手电,咱们院的孩子,一个都不能落下。
阎老师眼眶湿润了,在摇曳的手电光中继续讲解方程式。
这个藏在四合院里的课堂,就这样在秋风萧瑟中默默坚持着。
喜欢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