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爹提出要把这部分钱归功,这岂不是在断那些贪官们的财路吗?断的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乎全部。
毕竟火耗已经成了官员们秘而不宣的潜规则,她爹这是在跟整个官场站在了对立面。
关键是什麽呢,康熙是个爱惜羽毛的皇帝,他惯来标榜自己是仁君,甚至愿意让缺钱的官员们去户部借钱。
他绝对不会同意自家老爹的提议,所以这个坏人,自家老爹是白做了。
陈松年和陈鹤年看自家老爹不吭声,是真急了。他们两个的官职虽然不大,但一个在兵部,一个在刑部,对于官场上的事儿也不是小白了。
他们深知,自家老爹这封折子是真能把全家人的命给填进去。
陈岱岳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觉得有些不甘心,摆摆手:“你们两个自去忙吧,爹会慎重考虑的。”
陈夏就知道自家老爹属于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晚上就让小系统给他来了张造梦符。
把前世一家子的遭遇夸大些,全部塞进他的梦里,这场梦让陈岱岳以为自己重生了,重生後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书房烧掉了那封折子。
烧完折子後,陈岱岳还有些心有馀悸,上辈子他就是蠢啊,以为自己是忠君爱国,上折子提议康熙将火耗归公,结果却被按下折子不表。
後来,他被索额图丶明珠两党齐心协力陷害,被贬海南,路上遭遇河匪,两个儿子被当着他的面砍杀,儿媳和孙女被凌辱至死。
眼看着一大家子遭此横祸,他後悔莫及,被冒充河匪的官匪抹脖子时,他发誓,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他一定不再做一个愚蠢的忠臣。
重活一回,他就只有一个愿望,让儿女都好好活着。
想起上辈子死後变成阿飘在望乡台上看到,外孙因为自己的愚蠢,被排挤丶被打压,最後更是被贾家害得断了香火,陈岱岳的心就揪着疼。
陈岱岳捋清了记忆後,确定了未来自家的发展方向,首先是跟四阿哥搞好关系,提前抱上大腿。
再有就是他们家要跟嫡枝陈廷敬一脉打好关系,如今衆皇子已经开始踏足朝堂,他就当个装聋作哑的户部右侍郎吧。
没过几天,陈鹤年跑来神秘兮兮地告诉陈夏:“姐,爹把那封折子烧了,最近他也不长吁短叹了,你说他是不是想开了?”
陈夏把新做的桂花酥往他面前推推:“应该是吧,你在刑部最近怎麽样?一切可还顺利?”
说到这个陈鹤年可就来了精神:“姐,我跟你说,我觉得咱娘肯定是天上的仙女下凡。
她竟然给我找了两个鬼师父,学习断案。你别笑,我不骗你,也就是你,其他人我肯定不告诉他。你猜是谁”
陈夏吃了一口桂花糕漫不经心地开口:“总不可能是狄仁杰狄大人吧?”
陈鹤年一拍大腿:“要麽说我姐聪明呢,就是我的偶像狄公和包公。现在谁要跟我说咱娘不是仙女,我都不信。
大哥也有师父,大哥的嘴太严,具体是谁,我没猜出来。不过我看到他在看什麽武穆遗书。姐啊,我怎麽不知道还有这本兵书呢?”
陈夏给他倒了杯茶:“说了这麽多,渴了吧,吃口茶,吃块点心。大哥不告诉你有不告诉你的道理,你好好跟着你的偶像学断案。出了这个门可别胡说八道,人家还以为你脑子有问题呢。”
陈鹤年又不是傻,肯定不能出去瞎胡说,关键是什麽呢,他发现除了陈夏,但凡想跟说,他就成了哑巴,亲爹都不成。
陈夏为了给好大儿林海铺路,让他在官场上有人帮扶,那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林家这边,自从林砚去世後,跟族中的关系就淡了。陈家是她的娘家,陈家越兴盛,将来林海得到的助力就越大。
康熙二十七年春,三月初八,拎着考篮的林海夹杂在一群中年丶甚至老年举人中,排队进了贡院。
会试一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提前一天进场,後一日交卷。
首场考八股文,从四书五经里面选材料出题。第二场考官场应用文,第三场是策问。
这些题目对于林海来说那就是手到擒来,类似的题不知道刷了多少回,那真是下笔如有神,文思泉涌啊。提笔成章,字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林海先在草稿纸上把答案写好,然後修修改改,再三斟酌没有问题後,才小心翼翼地抄写到考卷上。
三场考完,被管家接回家後,林海倒头就睡,睡了一天一夜,醒过来跑到院子里打了趟拳,才觉得又活了过来。
他这次会试上榜是十拿九稳了,现在就看他能排到多少位次了。
若是以前林海还会紧张,现在他已经被陈夏洗脑了,大不了下届再考呗。反正考卷都已经交了,现在紧张早就晚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林如海这个时候准备的是殿试,殿试是由康熙亲自拟题丶主持,考试地点是保和殿。
四月中旬,贡院外墙的龙虎榜终于张贴出来了,前去看榜的林管家鞋子都被挤丢了。
在两个小厮的搀扶下,激动地老泪纵横:“夫人丶少爷考中了会元。。。。。。”
陈夏笑的那叫一个开心:“我儿争气,阖府上下皆赏半年月钱,老管家辛苦了,赶紧歇歇吧。”
送喜报的差役鸣锣开道,来了一波又一波,这种高兴的日子,陈夏自然不会吝啬,喜钱给的那叫一个丰厚。
会试名单出来後,康熙很是诧异,命人把林海的考卷呈上来,仔细阅看。看完连连称赞。
“未及弱冠之年便有如此才学,真真难得。殿试时,朕一定要好好瞧瞧这个林海。李德全,去查一下,这林海是哪家儿郎?”
李德全躬身答道:“这林海,乃是已故靖安侯林砚独子,其母乃是户部右侍郎陈岱岩之女陈氏。”
康熙挑眉:“竟然是林砚的儿子,难怪会如此优秀,林砚若不是被身体所累,那也是能出将入相的人才。殿试时朕要亲自瞧瞧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