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隐山的晨雾刚被朝阳蒸出半透明的轮廓,丹房院的青石板上已印满深浅不一的足痕。
林星回扎着中平枪桩,拂尘根部抵在腰腹“气海穴”,银丝如垂露直指丈外的老槐树,双腿却忍不住微微打颤。
这“伏虎势”已站了近两个时辰,膝盖酸麻得像灌了铅。
“气散了。”
清虚子的声音从紫藤架下飘来,道长正用竹制茶筅搅动石桌上的茶汤,浮沫聚成细碎的星子。
“你爹当年练这势,能纹丝不动站到日落,枪尖悬的铜铃都不晃一下。”
星回咬牙挺腰,丹田暖气刚涌到胯间又泄了半截,拂尘银丝簌簌轻颤:
“无量你个天尊,道爷这腰快断了!”
他瞥见墙根布老虎的尾巴露在晒谷筐外,突然想起昨夜摸到的葫芦碎片,语气软了些。
“师父,那酿酒异人真能解葫芦暗号?”
清虚子放下茶筅,从袖中摸出个巴掌大的葫芦。
通体泛着月光般的银辉,肚腹处刻着“醉里存道”四字,木塞是百年阴沉木,缠着鎏金绳。
葫芦入手温润沉实,竟比同体积的铁器还坠手,星回摩挲着秘银纹路,指腹能感受到内里流转的暖意。
“这才是真正的醉仙葫芦。”
清虚子指尖叩击葫芦壁,出金石共鸣。
“当年你爹挚友苏墨卿所铸,秘银内胆能储三成内力,灌满桂花酒静置七日,饮之可定心神、清杂念。”
他握住星回手腕,引内力注入葫芦,银辉骤然亮了三分。
“危急时能借储力增幅招式,寻常蛊毒也浸不透这秘银。”
星回拔开木塞,一股清冽酒香混着桂花香漫出来,他仰头灌了一口,只觉暖流从喉头直坠丹田,昨夜练招淤塞的气脉竟瞬间通畅。
“道爷的腰不酸了!”
他兴奋地旋身甩动拂尘,银丝如被月光浸润,泛着淡淡的青芒。
“这葫芦比黄精粥管用十倍!”
“轻狂性子还是没改。”
清虚子笑着将葫芦系在他腰上,鎏金绳与道袍的星斗纹相映成趣。
“苏墨卿在洛水西岸开着‘醉流霞’酒坊,门口挂着‘葫芦半掩’的木牌。”
“记住,他若问起暗号,就说‘林府虎头枪,醉里挑灯看’。”
了尘大师这时从禅房走出,袈裟下摆沾着些许棉絮。
他连夜将星回磨破的袖口补了新的银穗草纹样。
老和尚递过个油布包,里面是用荷叶裹着的山楂干,还有个小小的瓷瓶:
“这是菩提叶磨的粉,遇蛊虫撒出去能驱避,路上莫要贪杯误事。”
星回把山楂干塞了半袋进葫芦旁的布囊,摸了摸腰间秘银葫芦,突然抱住清虚子的胳膊:
“师父,道爷要是找着翻案线索,一定先回来给您酿桂花酒!”
道长拍了拍他手背,目光扫过院角的三清戟:
“记住,葫芦储力易,静心难,真正的利器从来不在手上。”
下山的石板路蜿蜒如蛇,晨露打湿了道袍下摆。
星回踩着“玄甲步”疾行,腰间葫芦随着步伐轻晃,酒香不时飘入鼻腔,原本有些浮躁的心绪竟渐渐沉静。
行至洛水渡口时,日头已过正午。
渡口旁的酒旗果然绣着“醉流霞”三字,木牌上的葫芦图案与碎片纹路分毫不差。
“客官打多少酒?”
柜台后趴着个留山羊胡的老者,眼角皱纹里嵌着酒渍,瞥眼看到星回腰上的葫芦,眼神骤然一凝。
星回刚要开口对暗号,老者突然将算盘一拍:
“后院有新酿的青梅酒,随我来取。”
穿过堆满酒坛的天井,老者突然扯下胡须。
竟是个面容清癯的中年汉子,袖口露出半截刻着虎头的银镯。
“小公子是林将军的后人?”
他声音颤,摸出个与星回腰间一模一样的葫芦碎片。
“这是当年林将军送我的定情物,不,定亲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