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隐山的晨露总能浸软银穗草的绒毛,七岁的林星回蹲在丹房阶前,指尖沾着草绒往落月剑的剑穗上缠。
青石板上摊着草药图谱,“龙须芝”旁被他画了个歪扭的小老虎,尾巴还翘得老高。
“星回,过来。”
清虚子的拂尘扫过门槛,带起细碎的草屑。
“今日不学认药,先练吐纳。”
孩子立刻蹦起来,草拂尘往肩上一扛,学着道长的模样稽:
“无量你个天尊!道爷来也!”
话音未落,就被自己的长袖子绊倒,摔在银穗草丛里,惹得晒药的了尘大师佛珠转得更快,闷笑出声。
丹房中央的蒲团被阳光晒得温热。
清虚子让星回盘膝坐好,自己则端坐在对面,拂尘平放在膝头:
“吐纳者,吐故纳新也。”
“先张口吐尽浊气,再以鼻吸入清气,引至下丹田。”
“看到你脐下三寸处了?”
星回瞪圆眼睛低头看,肚子一鼓一瘪:
“道长,这里会鼓起来吗?像装了蜜饯似的?”
他攥着月纹玉坠,玉坠贴在脐上,凉丝丝的倒真像块冰蜜饯。
清虚子无奈点头,抓起孩子的小手按在自己肋弓下:
“随我呼吸。吸气时,让这里顶着手心;呼气时,慢慢收回,口唇缩成口哨状,数到七再‘扑’地吐尽。”
第一遍练习,星回呼得太急,差点把自己呛到,咳得脸通红:
“无量你个天尊,这气不听话!”
第二遍又吸得太满,肚子鼓得像个皮球,半天憋不出气来。
清虚子指尖轻点他的眉心:
“心要静,莫胡思乱想。听,耳听己息,目微闭,似看非看。”
孩子依言闭上眼,鼻尖萦绕着丹炉里艾草的香气,指尖的玉坠渐渐暖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觉得气息像山间的溪流,顺着道长说的“丹田”往下淌,口中还生出甘凉的津液。
这是他第一次尝到“炼精化气”的滋味,忍不住咂咂嘴:
“道长,嘴里甜甜的!”
“咽下去,那是养生之宝。”
清虚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寻常人初学吐纳,需日才能生津,这孩子竟一刻钟便成了。
待星回又练了五个循环,他忽然道:
“试试站着练。”
“脚与肩宽,膝微曲,双手自然下垂。”
这正是道家吐纳的站立式身法。
星回刚站定,忽然瞥见院角的老槐树,树干笔直却根须盘结,莫名觉得该学树的样子。
他悄悄调整姿势,臀部往后微坐,似靠非靠,双手在胸前虚抱,竟隐隐有了浑圆桩的雏形。
“谁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