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透,乔家院门已开。
乔老爷子拄着杖,立在石阶上,看着眼前一溜儿整装待的孙辈,目光沉静如水,“此去府城,考的不仅是学问,更是心性。无论中与不中,乔家儿女,皆需坦荡。”
“是,爷爷!”十数道声音齐刷刷应道,清越有力。
二房大姐乔兰心今日穿了件月白细棉襦裙,墨仅用一根素银簪子绾住,浑身上下并无多余饰物,却越衬得她眉目如画,气质沉静。
她安静地站在弟妹们中间,像一株悄然绽放的空谷幽兰。
“阿姐,你紧不紧张?”身旁的五妹兰蕊小声问。
兰心微微一笑,嗓音柔和却笃定,“尽力便好,何须紧张。”
那眼神里的澄澈与镇定,让一旁偷眼瞧她的张文瑾心头微动。
府城官学,考场肃然。
这场招录考试并不复杂,上午考校经义文章与算学实务,由学政亲自把关。
考场内,只闻纸笔沙沙。
乔家子弟皆凝神静气,下笔从容。
兰心展开试卷,略一扫视,唇角便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题目虽不乏刁钻,却正撞在她的长处上。
尤其是那几道涉及田亩核算与物资调配的算学题,她几乎是信手拈来。
这都是平日里帮着母亲打理家务、听兰菁分析生意时潜移默化得来的本事。
张文瑾作为前来“协助筹备”的特使,身着青色官袍,在各考房间“巡视”。
脚步却总在不经意间,停留在女考堂的窗外。
他的目光越过窗棂,精准地捕捉到那个沉静的身影。
见她时而凝思,时而奋笔,那般专注从容,仿佛周遭喧嚣都与她无关。
他看得有些出神,直到身旁的学政轻咳一声,才慌忙收回视线,耳根微热。
“张大人似乎对这批学子格外关切?”学政捋须,语带深意。
张文瑾面色一正,“府学开科,乃一地文教盛事,下官不敢不尽心。”话虽官样,那眼底未曾掩饰的关切,却泄露了真实心思。
午后,阳光正好,官学照壁前已是人山人海。
大红榜单一贴出,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中了!我们都中了!”乔山毅性子最急,第一个在榜上找到了所有兄弟姐妹的名字,兴奋地低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