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段青寂从小接受来自父亲最严格的教育,也导致他有一些小毛病——强迫症。在学生时期,这个毛病最为明显,强迫症就像是根植在大脑里的一根毒针,每当他的身上出现了某个刻意避免丶最终却还是发生了的失误时,他就会一遍遍地回忆与失误有关的种种细节,多次复盘,直至找出真正的错误所在。
哪怕进入社会後,身边没有了对他冷脸相对丶严令以待的父亲,段青寂仍旧无法摆脱这个毛病的困扰。
他看心理书籍,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学些小技巧,方便他观察委托人以及一些与案件相关的人员的微表情,进而窥探他们的内心想法,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为了控制这个毛病。
但毒针终究是毒针,它深扎在他的身体中,被密密麻麻的神经包围,稍加挣扎,便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无论付诸何种行动,他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单凭自己,他根本没法摆脱强迫症。
但段青寂又不愿剖开自己的胸膛,让自己像堆精神烂肉一般躺在心理医生的手术台上,任由他们用各种名词反复剖析。
于是,当“林屿阔”这个失误出现後,尤其是当段青寂失去了与他继续接触的机会,没了通过观察他丶来不动声色地寻找自己错误的机会後,段青寂大脑里的毒针再次开始疯狂释放毒液,麻痹他的大脑神经,操控他的全部情绪,强迫他一遍遍地复盘。
段青寂复盘出无数个结论
或许,是他太过忽视林屿阔作为青少年的生理需求,未曾对他耐心引导,才导致他生起了报复自己这个失责者的心思。
又或许,林屿阔只是单纯顽劣心性上了头,想要通过感情上的越轨,来实现生活的改变,寻找全新的乐趣,却一朝失足,非但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最佳改变,还破坏了自己原本的安逸生活,他才会直接破罐子破摔,扔出了个以“爱”为命题的荒谬言论。
更甚至,段青寂还想过,林屿阔可能真的是对他産生了不该有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受控制地冲破束缚,操控着林屿阔做出这些失德举动。
但无论是什麽结论,都是段青寂的单方面推敲,在曾经的人生中,他所犯过的全部失误都只是围绕着他一个人展开的,所以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来解决,但如今面对这个牵扯了林屿阔的命题,他却反倒有些束手无策。
因为没人对他的推论给予肯定,他完全像个无头苍蝇一般,疯癫无序地在自己幻想的空间内乱飞,根本找不到一个正确的丶有人指引的出口。
这片空间是完全藏匿在黑暗中的,段青寂甚至连一丝带有指引意味的光亮都找不到。无尽的黑暗常常伴随着逃离不开的压抑,段青寂甚至开始恐惧黑暗。
他的强迫症越来越严重了,段青寂想。
可那些让他感到无比痛苦的,真的是强迫症吗?
直到两年後,在林屿阔大二下学期那年。
段青寂骤然得到了他的“消息”,但这消息不是只言片语,不是熟悉的声音相貌,只是来自银行的转账提醒。
林屿阔给他转了五十万。
段青寂坐在办公室,看着那条提醒信息,愣神了足足五分钟,才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似乎放缓了一些,就好像,长久的压抑下,他终于找到了能让他重获喘息能力的理由。
林屿阔从哪来的五十万?
段青寂猜测着,他可能是打了几份工,可能是获得了几笔奖学金,但无论如何,这五十万对于一个还在上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极难攒下的一笔钱。
段青寂完全忘了他曾经给林屿阔转过五十万,又或许他记得,只是以为林屿阔已经花光了,完全没想过他还留着。
段青寂盯着那串金额数字,强迫症又开始发作,他不再纠结于错误发生的种种细节,而是开始纠结——
林屿阔究竟过着什麽日子。
段青寂从未专门教过林屿阔该如何保持节省清廉的生活作风,甚至刻意避免,因为他曾经体会过没钱花的日子,自然不想林屿阔这个由他亲自教养过几年的孩子,再次陷入他曾体会过的困境中。
可现在,林屿阔到底将自己的生活糟蹋成了什麽样?
段青寂开始反思自己,是他太狠心了吗,难道他最初就不应该同林屿阔说那些类似于驱逐的话,反倒应该主动求和吗?
否则,林屿阔现在恐怕还处在天真烂漫的生活中,肆意挥霍着他给他的钱,而非紧紧巴巴地攒钱。
猜测像是张大网,铺天盖地地笼罩下来。
他是否可以将这笔钱,当作林屿阔另类的补偿。
林屿阔在忏悔吗?
手机屏幕亮了又灭,灭了又亮,但页面始终停留在那条信息上。段青寂将钱转了回去,他不缺钱,也不需要林屿阔这含糊不清的求和。
但自此之後,林屿阔再没有过其他信息。
段青寂还是托人查了林屿阔的近况。
两年多的生活状况被精简到极致,尽数写在一张纸上,段青寂却花了半小时,才将纸上的内容逐字看完。
林屿阔的生活算得上拮据,他几乎是延续了段青寂曾在大学时走过的路。
那一瞬间,段青寂想到的是什麽?
他白花功夫养林屿阔了,把林屿阔重新养成了没人疼的模样,太失败了。
海市那边的环境不错,不止是风景,还有就业环境,段青寂唯一感到庆幸的,就是林屿阔选了海市,而非随意某个处处不尽人意的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