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八角
这日早上,沉川照例去查看了一番,回来的路上遇到好几丛菌子,因没带背篓篮子,摘树叶编了个帽子,装了满满两帽菌子回家。
到家时梅寒正给新栽的花浇水——都是沉川这段时日陆续带出山的花,凡是好看稀奇的,都先送到家里,剩下品相稍差的才拿去做扡插苗,自家小院俨然成了个小花园。
“进山活动活动吗?你这几日都没怎麽出家门。”沉川一进门就问,“瞧这菌子,多肥。我看山核桃打得了,毛栗子也炸口了,正好捡的时候。去不去?”
梅寒笑点了头,浇完最後一株花,直起身道:“年初时我们俩摘的那两棵八角树,现在该摘得了吧?”
夫夫俩一合计,当即定下进山耍耍。又去扡插田喊了小米和阿简,问人要进山玩还是跟张石头他们待在地里玩泥巴,两小只马上放下小铲子,巴巴跟着两个爹跑了。
夫夫俩带小孩进了银山——一开始沉川猎到八头野猪的山叫金山,二人摘到八角的山叫银山,野茶林所在的山叫金银山。
“回头让人八折山上的灌木清一清,我弄些菌子种上,过几月就能采菌子去卖。”沉川走在前面割丶砍杂乱的灌木,“然後修一条石板路,等山庄建成了这就是个采摘园,付费采摘。”
正月里来砍过青冈木熏腊肉,这些灌木杂草不如别处旺盛,稍稍清理还算好走。
见人还惦记着让人付费干活儿的事,梅寒抿唇笑笑,说:“菌子倒是贵价,晒干了等到冬月腊月,还能更贵些。只菌子怎样种?我倒是听人说过有种木耳丶平菇一类的,只産量不高。那我们像种草药那般种菌子吗?”
梅寒对沉川的话早已深信不疑,他说能种便是能种,半点没有质疑的。
从医馆结了一大笔钱回来後,沉川就安排了人种草药,只他方法简单,让人将山间的灌木杂株清理了,直接种在树林里,三尺多宽一垄一垄的,整整齐齐从山脚延伸到山顶。
每一垄都是先掏出两三寸深的凹地,培一层肥撒几把石灰,浅浅撒一层薄土,再将草药种子分门别类种下,往上再盖一层原生腐殖土,药垄便高出垄沟两寸了。现下已种了不少甘草丶贝母丶桔梗丶白芷等药材。
种药材时工人还困惑忐忑得很,多次向沉川确认,生怕种不出什麽来东家找麻烦,尤其是那天麻,竟还要锯了青冈木垫在底下,实在教人心里没底。
沉川让人尽管放开了手脚种,再三保证不会找人麻烦,与梅寒说的原话是这般的:药种他都催化处理过,抗性耐性增强了许多;也不是想到哪儿种到哪儿的,而是根据草药生长习性划分的山势地块,最大程度还原了草药原生地环境,绝对不会种不出来。
不说梅寒本就信任他,便是真长不出来,他们夫夫自家的药田,打水漂的也是自家的银钱,不会连累到别家。也不知是钱财充足还是与这人一起的时日久了被人感染,梅寒真觉着自己心态上有几分自洽了,大方向上不似从前瞻前顾後。
沉川翻上一处峭地,回身牵梅寒,回复着他的疑问:“是跟药材差不多种法,只取菌种要麻烦些,得我亲自弄。”
夫夫俩边说着话,边往八角树去,路上时不时停下来采采菌子丶捡捡毛栗子。
毛栗子便是野板栗,这时节正是成熟的时候,尖锐的刺苞自然炸开,里面的毛栗才指甲盖大小,有些稳妥地坐在刺苞里,两根指头就能捉出来,有些被风或小动物摇动枝干掉下刺苞,落了一地。
这东西个头小,最大也才指甲盖大小,胜在比板栗甜丶香,树也是不高的小灌木,小米阿简两个小矮个儿也够得着,捡得多起劲儿。
到八角树所在地时,两个小孩捡的毛栗已经装满各自的小提篮,边紧紧跟着大人往前走,边咬毛栗吃,咯吱咯吱的细碎声音响个不停,像两只小松鼠啃毛栗,惹得高树上窜来窜去的松鼠时常投来好奇的目光。
“嚯,结了不少八角。”
高高的树上挂满八角,一爪挨着一爪,树下都看得出颗粒饱满鼓掌爱人得很,甚至走近了就能闻见八角的清香。
沉川三两下爬上树,看准折了一大枝扔到地上,“瞧着比先前我们俩来摘时结得还多,折些枝条回去插苗,这个值钱,咱搞个香料园。”
“那再插些花椒丶香叶丶肉桂树苗?多种些料子树也不错,虽收成年头长,但都卖得上价。”梅寒捡了八角树枝,到一边坐下摘八角。
木本植物收成年岁都长久,但扡插苗比种子播的实生苗收成年限短几年,想来三五年就能收获了。
沉川:“成……花椒树还好,山里有,香叶肉桂这些没怎麽看到,明儿下山请阮哥儿帮咱找找,他收果子去的乡镇多。”
梅寒:“栽料子树的人家还是少,若是找不到,也可请阮哥儿帮我们收,跑山人应当有下落。”
像菌窝山果树这些地方,跑山人遇上都会记下位置,方便来年进山再收成。他们只买些料子树枝,想必人也乐意折来卖。
八角树枝折得差不多,沉川停了手,没赶尽杀绝全折了,明年七八月长好了还能来摘。
摘完八角,比正月摘的干八角要多出两篮子,今年确实坐果多。
夫夫俩将八角放进两个小孩玩耍的树洞里——两小只才摘了一会儿八角就跑到一边玩了,找了个不算大但刚好能容纳他们的枯树洞,两个人在里面玩了许久过家家。
再往几个篮子上盖了些蕨苔,夫夫俩又带着两个小孩在银山上巡了一遭,循着记忆找到几棵野果树,打了山核桃,摘了野柿子丶野李子,捡了山杨梅丶金樱子……三十斤装的小麻袋装满好几个,这才一趟趟将收获的东西运出树林,堆到停在山边的推车上。
两个小孩爬到推车上,边等他们爹回去提八角,边这个吃一口那个吃一个,吃得不亦乐乎。
这趟收获不少,翌日一早,夫夫俩将山货搬上车,下山了。
经过邵元几个月的推诿,菜行总算定下来了,已经筹备多日,今日开张。
菜行铺面在永泰街上,夫夫俩带着孩子到时,门口正热闹,一队舞狮班子正在表演,永泰街本就人多,这一热闹,街上行人纷纷驻足围观。来迟一步的一家四口被堵在人群外围,差点挤不进去。
两个小孩倒是挤得快,小鱼似的从大人腿间溜进去,很快到了菜行前的台阶,跑去找他们三叔邵元去了;沉川要留心护着些梅寒,又还赶着一车山货,便没硬挤,领着人绕到後门进菜行。
-----------------------
作者有话说:太卡了,今天浅浅更个2000叭[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