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肉肠
沉川一上午都在相看茶叶,及至午间在街边吃馄饨时,已走完北城东城的茶叶店,寻到三五个还算中意的。西城没有卖茶叶的,下午走完南城便基本能定下。
粗粗解决了饥饱问题,马上又行动起来。
最後北城一家丶东城一家丶南城两家,共四家的茶叶都觉不错,一一上门与人洽谈,北城一家价格没谈拢,另三家都谈出满意价格,当即交了定金,一家要了些样品茶,只待调出合适的饮子,定下两家新铺面,就能让人把货送到店里。
调试饮子的事分给了清水和秋霜,二人于茶上到底比孔方金在行,回头调出来了送到山寨给人把把关就成;新铺面的事便交给孔方金去干。
三人各主理一家铺子,无论是带新人还是接待茶客都十分得心应手,也该适时让人学着干这些。等人学成,夫夫俩于茶馆这边能更轻松放心,能有更多精力放在山庄建设上。
值得一提的是,万凯这人属实不错,脾性好丶学东西快,待人接物又尤为恰当,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要是人确实表里如一,以後也能把人提拔来单独管铺子。
徐大夫不愧是许大夫亲自推荐的,于脑疾方面确实在行,阿布才换了不到一月的药,情况已然有所好转。
沉川去时人都能认出来,神情没刚来时那般痴蛮了,还和茶馆的夥计相处得极好,学会了做两三个奶茶,店里忙时都能唤来前面帮忙打打下手,只要不让他接待茶客,几乎出不了岔子。
从小丰县慈幼院带来的几个半大孩子也不错,肯干愿意干,让学什麽学什麽,认真得很。加上茶馆夥食不错,瞧着脸色不蜡黄了,多了几分红润康健,无家可归的哀戚愁苦淡了许多,见谁都是一副笑模样,怪是惹人喜欢。
沉川交代完事情,满意地离开茶馆,到人甜品斋子买了两包点心,就去接梅寒和两个小孩。
到杨家时,杨屠户正在门口支着小摊卖剩下的肉,见着人就责怪人咋不到家里来吃中饭,让人一番好等。沉川自是一番告罪解释。
沉川与杨屠户说谈些闲话,说到让柱子来给装个新茅房的事儿,杨屠户欢喜得很,言说等今儿收摊了就去找两个泥瓦工来。
杨屠户是勤劳闲不住的,有尚品食和姚家酒楼的生意,也不完全抛弃了肉摊的生意,每日都要馀百十来斤肉散卖,攒着劲儿多挣几个铜板。
屋里梅寒还和杨嫂子聊着天,两个小孩捧着杨嫂子完好的那只腕子,给人展示从孙小大夫那儿学来的“医术”,摸喜脉。那严阵以待的架势还真唬人,逗得杨嫂子乐不可支。
一家四口要走,杨嫂子多舍不得人,不过晓得寨里正是收成的时候,又还要忙山庄的一应事宜,再是不舍也没久留,只叮嘱人下回得闲了还到家里来会一会,从开着通风的窗户往外看,目送人驾了车出院子,感性地红了眼眶,让柴家夫郎一顿好劝。
夫夫俩没发现这点,如往常一般带着孩子离开,到门口又与杨屠户打了声招呼。
牛车很快驶出城门,迎面碰到一架马车,沉川与对方同时动作,将自家牛车往边上赶了赶,相安无事地与之擦过。
沉川目光跟着马车走了两步才转过来,他对梅寒道:“回头我们也买一匹马,再打一辆有车棚的马车,刮风下雨都不怕,这天气也不晒人。”
听着人有些羡慕的语气,梅寒好笑说行,又道:“咱牛车也好,装货实用,一会儿进了林子也没那麽晒了。”
沉川还是心水马车,与梅寒一一列举马车的好处。小米和阿简没在意大人说什麽,舒展着胳膊并排躺在牛车上,小短腿翘在支起的矮矮膝盖上,随着牛车晃来晃去。两张小脸教太阳晒得红扑扑的,边吃着糕点边看着蓝天白云,惬意得不得了。
到了老鸦山脚,树木多起来,树荫笼罩下一下凉快下来。
不同于往日冷冷清清没什麽人烟的样子,山脚凭空搭起了许多简易棚子,还出现了不少生面孔在排队,几乎都是小丰县招来做工的百姓。
邵元支了张长桌在队首登记,登记完了的到一边去,或是直接到韩大人派来监管的衙役处领了工具干活,或是一家人到稍远些的地方找空地搭棚子……来人之多,一眼望去颇有些像拖家带口的流民聚集。
不过人虽干瘦,穿的衣裳也不如何好,但瞧着精神面貌还不错,还是淳朴勤劳的样子,与头先招到山寨割稻干农活儿的一批人相差不大。
见有牛车来,排队的人自觉靠边让出路来,沉川将车赶到邵元近处喝停。
两个小孩一骨碌爬起来,笑眯眯喊了声三叔。邵元从花名册上擡起头,朝小孩笑了笑,随即又板起面孔,一脸络腮胡唬人得很,排队的都无人敢造次。
在小丰县人好奇打量的目光中,沉川和梅寒走到邵元边上与人打招呼。
沉川下巴指指错落在不远处的棚子,问邵元:“怎麽搭起了棚子?早晨我们下山时还没见着。”
邵元朝那边瞥了瞥,淡声给人解释了两句。
因修路是每日固定时辰上下工,小丰县有些住得远又一家要来几口人上工的,怕上工迟了被辞退,或是有什麽消息听到不及时,都来问邵元能否在路边搭个棚子住下。
邵元给人解释了他们不轻易辞退人,午间休息近一个时辰足够人回家吃饭。人也还是不放心,想就近住下,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活计。
说了几道小丰县人也还是执着于能否搭棚子,邵元索性不解释了,谁来问都点点头。
後面来的人见周边有熟识的人搭棚子,问了一声,得到一句“你问问邵管事,邵管事许了就能干”,于是边排队边在心里琢磨怎麽问,弄得怪是紧张。
小丰县人见来了两个生人,听邵管事叫人大哥嫂夫郎,又隐约听来人问起这事儿,不由心里七上八下的,很是忐忑,生怕这人不许搭棚子,或是惹恼了人将他们辞退了。
然而观望片刻,发现人似乎也没发表什麽意见,只与邵管事说了几句话,又驾车往山上去了,且人离开後邵管事也没有新的指示,衆人才慢慢安下心来。
韩大人派人来规划的新路与老鸦山下来的老路并不重合。
老路上下山快,但坡度十分陡峭,车马行驶很是颠簸不说,要运送修路的石料也很是消耗人力物力。相较之下新路更为合理合规,虽比老路长了不少,但坡势缓和,车马运输轻松,日後车来人往也不容易坏路。
且新路老路不重合,修路期间便不会影响山寨正常活动,很是便利。
架着牛车走在老路上,还能看见红绳简单圈出来的丶蜿蜒曲折的新路。
回到寨子,一进院门,夫夫俩就看见房檐下挂着一条猪後腿和两挂猪肉,瞧着起码有六七十斤,旁边还挂着猪大肠猪小肠各两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