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寒瞧着人背影,沉川忽然凑过来,小声笑说:“我们小梅夫郎方才是开解人去了?当真是善解人意啊。”
梅寒好笑地瞥他一眼,故作严肃地扒开他,嗔道:“就你贫嘴。”
沉川却是指着梅寒,朝一旁的秋霜说:“瞧你们喊得好亲密的阿哥,对你们多温柔小意,背着人却时常与我甩脸色,啧啧啧。”
秋霜腼腆地笑了笑,言说:“大当家的冤枉人。”便扭过头去仔细做茶了,不掺和二人的官司。
梅寒好生害臊,暗地里打了笑嘻嘻的沉川一下,“快干活!”
清水送了东西回来,很是轻快,神色如常地加入几人,这回要更小心仔细了。
之後几日铺里生意都很不错,三个新人过了最初的忐忑期,一日比一日熟练,处理各应事宜也更得心应手了,有事梅寒都腾得出手来记账。
只有一样不好,三人的住处问题一直没得空解决。
原先孔方金说他每日打烊後带秋霜和清水回寨子,第二日再早早下山来铺子,但沉川和梅寒没同意。
一则铺里每日开门前,既要做茶点又要做许多洗涮烧水一类的杂务,打烊後还要清洁用具并准备第二日要用的料子,很是忙不过来,没法儿让人早早下工,走完了也不成,夜路危险。
二则铺子里已经这般劳累,若还要人早晚再走如此远的山路,实在教人不忍心。
是以这几日夫夫俩直接出钱,让人去住了客栈,三个人要了两间房,一晚多开销一百六十多个铜板。
三人既感动又心疼钱,这几日干活儿更是掏心掏肺,往往打烊後还要沉川和梅寒撵人几个来回,人才肯下工。
进了四月,居州到了雨季,一开始是夜间下大雨,天一亮就停,到四月初五开始,白日也常常下雨了。
雨日或雨後地面尚且脏滑丶汪水时,附近的居民不大爱出门,茶馆生意才冷清不少。
但与别家相比还是很好的,只不过先前一段时日盈利少时有三两多,偶有几日多时能到四两乃至五两,这两日稳定在二两上下浮动,便显得冷清不少。
这日一早,茶馆开门时,天还滴滴答答下着雨,书院的夫子学生雷打不动从茶馆前路过。
有些嫌雨烦人想尽快到书院,想起来了就打发下人来茶馆买些吃喝,想不起来也便作罢。但也有不少喜欢到茶馆吃了再去书院的。
隔壁书斋的赵老板倒是便利,任它风吹雨打,每日雷打不动要过来喝一盏茶。
孔方金一见着人,就热情问:“赵老板今儿想喝点什麽?”
“哎呀,”赵老板拉长了调子长叹一声,却是笑模样,“有人嫌我饮茶开销大了,从今往後每日只给我五十个铜子吃茶,今儿就给我泡一盏乙等竹叶青吧。”
一盏甲等茶九十文,照赵老板喝茶的频率,一月能花去将近三两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孔方金便笑说:“我家乙等茶虽一盏二十文,但比别家同价位的要好喝许多,赵老板应当也喜欢。”
“是这样,等我攒几日铜子儿,再来喝甲等茶。”
见沉川忍着笑要给他泡茶,赵老板忙又说:“我瞧梅夫郎这会儿不忙,不若请梅夫郎给我泡?”
这是惦记着梅寒的茶艺,梅寒自是笑盈盈来接手,沉川便接替了梅寒给等着的学生装茶点。
等茶期间,赵老板想起什麽,问沉川:“好像一直没见着宋夫子的墨宝,可是收起来了?”
“前几日得闲时送去书画坊装裱了,”沉川顿了顿,“想来也该装裱好了,我抽空去瞧瞧。”
两相说了会儿话,後院里忽然传来哐哐哐的拍门声,接着隐约听见人喊:“叔?阿叔?我又起迟了!帮我开开门啊!”
是韩韶珺。
这小子三月底早起了几日,待入了四月,许是夜里淅淅沥沥的雨声催人眠,又恢复了每日早睡晚起的作息,连小米阿简两个小孩都比他起得早。
且来茶馆买了几回东西,自认混熟了,常为省一段路而敲茶馆後门。
梅寒从窗口叫两小只:“给哥哥开一下门。”
两小只早已见怪不怪,本来在後院耍玩,梅寒喊时已经走到了门後,垫着脚推开了门栓。
“多谢小阿弟小阿妹了,等我下学带你们去玩!”门一开,韩韶珺大力撸了两个小孩一把,撸得人站都站不稳,摇摇晃晃好一阵。
跑到铺子里,孔方金已经准备好他惯常要的茶点,他风卷残云般搂进书袋,拍下铜板,头也不回地跑了:“多谢了叔——!”
声音拉得整条街都听得见,伞也不打。
赵老板饮着茶感叹:“少年人,好生活泼,体格子又还好得很。”